Sariputta | Suttapitaka | 隨應於不動經 Sariputta

隨應於不動經

Āneñjasappāya (MN 106)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俱盧國,名叫葛馬沙達馬的俱盧國城鎮。
在那裡,世尊召喚比丘們:「比丘們!」
「尊師!」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欲是無常的、空虛的、虛妄的、虛妄法的,比丘們!那是幻術之作者、愚癡者的虛浮之言。凡當生之欲、來生之欲,凡當生之欲想、來生之欲想,這兩者都是魔之領域、魔之境域、魔之餌所、魔之行境,在這裡,這些惡不善心意:貪婪、惡意、激情轉起,這裡,它們生成對聖弟子隨學的障礙。比丘們!在這裡,聖弟子像這樣深慮:『凡當生之欲、來生之欲,凡當生之欲想、來生之欲想,這兩者都是魔之領域、魔之境域、魔之餌所、魔之行境,在這裡,這些惡不善心意:貪婪、惡意、激情轉起,這裡,它們生成對聖弟子隨學的障礙,讓我以廣大、出眾之心而住,克服世間後以意確立,當我以廣大、出眾之心而住,克服世間,以意確立後,凡惡不善心意:貪婪、惡意、激情,它們都將不存在。以它們的捨斷,我的心將成為非小的、無量的、已善修習的。』當他這麼行、時常[這麼]住時,心在[此]處上明淨。當有淨信時,他當下到達不動的,或以慧勝解。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那作用識會[往生]到達不動,這是可能的。比丘們!這被說為第一個隨應於不動之道跡。
再者,比丘們!聖弟子像這樣深慮:『凡當生之欲、來生之欲,凡當生之欲想、來生之欲想,凡任何色,[一切色]是四大及四大之所造色。』當他這麼行、時常[這麼]住時,心在[此]處上明淨。當有淨信時,他當下到達不動的,或以慧勝解。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那作用識會[往生]到達不動,這是可能的。比丘們!這被說為第二個隨應於不動之道跡。
再者,比丘們!聖弟子像這樣深慮:『凡當生之欲、來生之欲,凡當生之欲想、來生之欲想,凡當生之色、來生之色,凡當生之色想、來生之色想,這兩者都是無常的,凡無常的都不足以令人歡喜,不足以令人歡迎,不足以令人固持。』當他這麼行、時常[這麼]住時,心在[此]處上明淨。當有淨信時,他當下到達不動的,或以慧勝解。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那作用識會[往生]到達不動,這是可能的。比丘們!這被說為第三個隨應於不動之道跡。
再者,比丘們!聖弟子像這樣深慮:『凡當生之欲、來生之欲,凡當生之欲想、來生之欲想,凡當生之色、來生之色,凡當生之色想、來生之色想,凡不動想,一切都是想。這些無餘滅之處,那是寂靜的,那是勝妙的,即:無所有處。』當他這麼行、時常[這麼]住時,心在[此]處上明淨。當有淨信時,他當下到達無所有處,或以慧勝解。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那作用識會[往生]到達無所有處,這是可能的。比丘們!這被說為第一個隨應於無所有處之道跡。
再者,比丘們!聖弟子到林野,或樹下,或空屋,像這樣深慮:『這我或我所是空(虛)的。』當他這麼行、時常[這麼]住時,心在[此]處上明淨。當有淨信時,他當下到達無所有處,或以慧勝解。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那作用識會[往生]到達無所有處,這是可能的。比丘們!這被說為第二個隨應於無所有處之道跡。
再者,比丘們!聖弟子像這樣深慮:『我不屬於任何人、任何地方;任何地方的任何事物,在那裡也不屬於我。』當他這麼行、時常[這麼]住時,心在[此]處上明淨。當有淨信時,他當下到達無所有處,或以慧勝解。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那作用識會[往生]到達無所有處,這是可能的。比丘們!這被說為第三個隨應於無所有處之道跡。
再者,比丘們!聖弟子像這樣深慮:『凡當生之欲、來生之欲,凡當生之欲想、來生之欲想,凡當生之色、來生之色,凡當生之色想、來生之色想,凡不動想、無所有處想,一切都是想。這些無餘滅之處,那是寂靜的;那是勝妙的,即:非想非非想處。』當他這麼行、時常[這麼]住時,心在[此]處上明淨。當有淨信時,他當下到達非想非非想處,或以慧勝解。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那作用識會[往生]到達非想非非想處,這是可能的。比丘們!這被說為隨應於非想非非想處之道跡。」
當這麼說時,尊者阿難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這裡,比丘這麼行:『那會非有,那會非我所;那必將非有,那必將非我所,凡存在的;凡已存在的,我捨斷它。』這樣,他得到平靜,大德!那位比丘能般涅槃或不能般涅槃呢?」
「阿難!在這裡,某類比丘能般涅槃,而某類比丘不能般涅槃。」
「大德!什麼因、什麼緣從而在這裡某類比丘能般涅槃,某類比丘不能般涅槃呢?」
「阿難!這裡,比丘這麼行:『那會非有,那會非我所;那必將非有,那必將非我所,凡存在的;凡已存在的,我捨斷它。』這樣,他得到平靜。他歡喜、歡迎、持續固持那平靜。當他歡喜、歡迎、持續固持那平靜時,識依止它、執取它,阿難!有執取的比丘不般涅槃。」
「但,大德!當比丘執取時,他執取什麼呢?」
「阿難!非想非非想處。」
「大德!聽說當比丘執取時,他執取最殊勝的執取嗎?」
「阿難!當比丘執取時,他確實執取最殊勝的執取,阿難!因為這最殊勝的執取即:非想非非想處。
阿難!這裡,比丘這麼行:『那會非有,那會非我所;那必將非有,那必將非我所,凡存在的;凡已存在的,我捨斷它。』這樣,他得到平靜。他不歡喜、不歡迎、不持續固持那平靜。當他不歡喜、不歡迎、不持續固持那平靜時,識不依止它、不執取它,阿難!不執取的比丘般涅槃。」
「不可思議啊,大德!未曾有啊,大德!大德!世尊確實對我們說了一個依止、一個依止的洪水之度脫,但,大德!什麼是聖解脫?」
「阿難!這裡,比丘聖弟子像這樣深慮:『凡當生之欲、來生之欲,凡當生之欲想、來生之欲想,凡當生之色、來生之色,凡當生之色想、來生之色想,凡不動想、無所有處想、非想非非想處想,這是有身、有身之所及。這是不死,即:經由不執取而有心的解脫。』阿難!像這樣,隨應於不動之道跡已被我教導,隨應於無所有處之道跡已被我教導,隨應於非想非非想之道跡已被我教導,一個依止、一個依止的洪水之度脫已被我教導,聖解脫已被我教導,阿難!凡依憐愍對弟子有益的大師,出自憐愍所應作的,我已為你們做了。阿難!有這些樹下、這些空屋,阿難!你們要禪修!不要放逸,不要以後變得後悔,這是我們對你們的教誡。」
這就是世尊所說,悅意的尊者阿難歡喜世尊所說。
隨應於不動經第六終了。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