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經第三
Samādhi 3 (AN 4.94)
「比丘們!現在世間中存在這四種人,哪四種呢?比丘們!這裡,某人是內心的止之得到者,非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比丘們!這裡,某人是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非內心的止之得到者,比丘們!這裡,某人既非內心的止之得到者,也非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比丘們!這裡,某人既是內心的止之得到者,也是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
比丘們!在這裡,凡這位是內心的止之得到者,非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比丘們!因為那樣,這個人去見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後,應該這麼說:『學友!諸行應該如何看見?諸行應該如何觸知?諸行應該如何觀?』他如所見、如所知地回答他:『學友!諸行應該這麼看見,諸行應該這麼觸知,諸行應該這麼觀。』則過些時候他就是內心的止之得到者與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
比丘們!在這裡,凡這位是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非內心的止之得到者,比丘們!因為那樣,這個人去見內心的止之得到者後,應該這麼說:『學友!心應該如何安頓?心應該如何平息?心應該如何統一?心應該如何集中?』他如所見、如所知地回答他:『學友!心應該這麼安頓,心應該這麼平息,心應該這麼統一,心應該這麼集中。』則過些時候他就是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與內心的止之得到者。
比丘們!在這裡,凡這位既非內心的止之得到者,也非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比丘們!因為那樣,這個人去見內心的止之得到者與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後,應該這麼說:『學友!心應該如何安頓?心應該如何平息?心應該如何統一?心應該如何集中?諸行應該如何看見?諸行應該如何觸知?諸行應該如何觀?』他如所見、如所知地回答他:『學友!心應該這麼安頓,心應該這麼平息,心應該這麼統一,心應該這麼集中;諸行應該這麼看見,諸行應該這麼觸知,諸行應該這麼觀。』則過些時候他就是內心的止之得到者與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
比丘們!在這裡,凡這位既是內心的止之得到者,也是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比丘們!因為那樣,這個人就應該依止那些善法而更進一步對煩惱的滅盡作努力。
比丘們!現在世間中存在這四種人。」
比丘們!在這裡,凡這位是內心的止之得到者,非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比丘們!因為那樣,這個人去見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後,應該這麼說:『學友!諸行應該如何看見?諸行應該如何觸知?諸行應該如何觀?』他如所見、如所知地回答他:『學友!諸行應該這麼看見,諸行應該這麼觸知,諸行應該這麼觀。』則過些時候他就是內心的止之得到者與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
比丘們!在這裡,凡這位是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非內心的止之得到者,比丘們!因為那樣,這個人去見內心的止之得到者後,應該這麼說:『學友!心應該如何安頓?心應該如何平息?心應該如何統一?心應該如何集中?』他如所見、如所知地回答他:『學友!心應該這麼安頓,心應該這麼平息,心應該這麼統一,心應該這麼集中。』則過些時候他就是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與內心的止之得到者。
比丘們!在這裡,凡這位既非內心的止之得到者,也非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比丘們!因為那樣,這個人去見內心的止之得到者與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後,應該這麼說:『學友!心應該如何安頓?心應該如何平息?心應該如何統一?心應該如何集中?諸行應該如何看見?諸行應該如何觸知?諸行應該如何觀?』他如所見、如所知地回答他:『學友!心應該這麼安頓,心應該這麼平息,心應該這麼統一,心應該這麼集中;諸行應該這麼看見,諸行應該這麼觸知,諸行應該這麼觀。』則過些時候他就是內心的止之得到者與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
比丘們!在這裡,凡這位既是內心的止之得到者,也是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比丘們!因為那樣,這個人就應該依止那些善法而更進一步對煩惱的滅盡作努力。
比丘們!現在世間中存在這四種人。」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