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經
Ādibrahmacariyapaññā [Paññā] (AN 8.2)
「比丘們!有這八因、八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哪八個呢?
比丘們!這裡,比丘依止大師或某位老師地位的同梵行者而住,對他現起極慚愧、情愛與恭敬,這是第一因、第一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
當他依止大師或某位老師地位的同梵行者而住時,對他現起極慚愧、情愛與恭敬,他時時往見他們遍問、質問:『大德!這是為什麼?這個的義理是什麼?』那些尊者為他揭開未揭開的,講不明瞭的,在許多種懷疑的法上除去疑惑,這是第二因、第二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
聽聞法後,他使二種遠離達成:身遠離與心遠離,這是第三因、第三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
他是持戒者,住於被波羅提木叉的自制所防護,具足正行和行境,在微罪中看見可怕,在學處上受持後學習,這是第四因、第四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
他是多聞者、所聽聞的憶持者、所聽聞的蓄積者,凡那些開頭是善、中間是善、終結是善;意義正確、辭句正確,說明唯獨圓滿、遍清淨梵行的法,像這樣的法被他多聞、憶持、背誦、以意熟慮、以見善通達,這是第五因、第五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
他住於為了不善法的捨斷、為了善法的具足而活力已被發動的,剛毅、堅固的努力,不輕忽在善法上的責任,這是第六因、第六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
他在僧團中是非種種論者、非畜生論者,他說正法,或請求他人[說正法],或不輕蔑聖默,這是第七因、第七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
他在五取蘊上住於生滅隨觀:『這樣是色,這樣是色的集,這樣是色的滅沒;這樣是受,這樣是受的集,這樣是受的滅沒;這樣是想……(中略)這樣是行……(中略)這樣是識,這樣是識的集,這樣是識的滅沒。』這是第八因、第八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這些是多所助益的八法。
他的同梵行者這麼尊敬他:『這位尊者依止大師或某位老師地位的同梵行者而住,對他現起極慚愧、情愛與恭敬,這位尊者確實是知者、見者,他知道、看見。』此法導向可愛性、尊重性、修習性、平等性、一致性。
『又,當這位尊者依止大師或某位老師地位的同梵行者而住時,對他現起極慚愧、情愛與恭敬,他時時往見他們遍問、質問:「大德!這是為什麼?這個的義理是什麼?」那些尊者為他揭開未揭開的,講不明瞭的,在許多種懷疑的法上除去疑惑,這位尊者確實是知者、見者,他知道、看見。』此法導向可愛性、尊重性、修習性、平等性、一致性。
『又,這位尊者聽聞法後,他使二種遠離達成:身遠離與心遠離,這位尊者確實是知者、見者,他知道、看見。』此法導向可愛性、尊重性、修習性、平等性、一致性。
『又,這位尊者是持戒者,住於被波羅提木叉的自制所防護,具足正行和行境,在微罪中看見可怕,在學處上受持後學習,這位尊者確實是知者、見者,他知道、看見。』此法導向可愛性、尊重性、修習性、平等性、一致性。
『又,這位尊者是多聞者、所聽聞的憶持者、所聽聞的蓄積者,凡那些開頭是善、中間是善、終結是善;意義正確、辭句正確,說明唯獨圓滿、遍清淨梵行的法,像這樣的法被他多聞、憶持、背誦、以意熟慮、以見善通達,這位尊者確實是知者、見者,他知道、看見。』此法導向可愛性、尊重性、修習性、平等性、一致性。
『又,這位尊者住於為了不善法的捨斷、為了善法的具足而活力已被發動的,剛毅、堅固的努力,不輕忽在善法上的責任,這位尊者確實是知者、見者,他知道、看見。』此法導向可愛性、尊重性、修習性、平等性、一致性。
『又,這位尊者在僧團中是非種種論者、非畜生論者,他說正法,或請求他人[做事],或不輕蔑聖默,這位尊者確實是知者、見者,他知道、看見。』此法導向可愛性、尊重性、修習性、平等性、一致性。
『又,這位尊者在五取蘊上住於生滅隨觀:『這樣是色,這樣是色的集,這樣是色的滅沒;這樣是受,這樣是受的集,這樣是受的滅沒;這樣是想……(中略)這樣是行……(中略)這樣是識,這樣是識的集,這樣是識的滅沒。』這位尊者確實是知者、見者,他知道、看見。』此法導向可愛性、尊重性、修習性、平等性、一致性。
比丘們!這是八因、八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
比丘們!這裡,比丘依止大師或某位老師地位的同梵行者而住,對他現起極慚愧、情愛與恭敬,這是第一因、第一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
當他依止大師或某位老師地位的同梵行者而住時,對他現起極慚愧、情愛與恭敬,他時時往見他們遍問、質問:『大德!這是為什麼?這個的義理是什麼?』那些尊者為他揭開未揭開的,講不明瞭的,在許多種懷疑的法上除去疑惑,這是第二因、第二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
聽聞法後,他使二種遠離達成:身遠離與心遠離,這是第三因、第三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
他是持戒者,住於被波羅提木叉的自制所防護,具足正行和行境,在微罪中看見可怕,在學處上受持後學習,這是第四因、第四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
他是多聞者、所聽聞的憶持者、所聽聞的蓄積者,凡那些開頭是善、中間是善、終結是善;意義正確、辭句正確,說明唯獨圓滿、遍清淨梵行的法,像這樣的法被他多聞、憶持、背誦、以意熟慮、以見善通達,這是第五因、第五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
他住於為了不善法的捨斷、為了善法的具足而活力已被發動的,剛毅、堅固的努力,不輕忽在善法上的責任,這是第六因、第六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
他在僧團中是非種種論者、非畜生論者,他說正法,或請求他人[說正法],或不輕蔑聖默,這是第七因、第七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
他在五取蘊上住於生滅隨觀:『這樣是色,這樣是色的集,這樣是色的滅沒;這樣是受,這樣是受的集,這樣是受的滅沒;這樣是想……(中略)這樣是行……(中略)這樣是識,這樣是識的集,這樣是識的滅沒。』這是第八因、第八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這些是多所助益的八法。
他的同梵行者這麼尊敬他:『這位尊者依止大師或某位老師地位的同梵行者而住,對他現起極慚愧、情愛與恭敬,這位尊者確實是知者、見者,他知道、看見。』此法導向可愛性、尊重性、修習性、平等性、一致性。
『又,當這位尊者依止大師或某位老師地位的同梵行者而住時,對他現起極慚愧、情愛與恭敬,他時時往見他們遍問、質問:「大德!這是為什麼?這個的義理是什麼?」那些尊者為他揭開未揭開的,講不明瞭的,在許多種懷疑的法上除去疑惑,這位尊者確實是知者、見者,他知道、看見。』此法導向可愛性、尊重性、修習性、平等性、一致性。
『又,這位尊者聽聞法後,他使二種遠離達成:身遠離與心遠離,這位尊者確實是知者、見者,他知道、看見。』此法導向可愛性、尊重性、修習性、平等性、一致性。
『又,這位尊者是持戒者,住於被波羅提木叉的自制所防護,具足正行和行境,在微罪中看見可怕,在學處上受持後學習,這位尊者確實是知者、見者,他知道、看見。』此法導向可愛性、尊重性、修習性、平等性、一致性。
『又,這位尊者是多聞者、所聽聞的憶持者、所聽聞的蓄積者,凡那些開頭是善、中間是善、終結是善;意義正確、辭句正確,說明唯獨圓滿、遍清淨梵行的法,像這樣的法被他多聞、憶持、背誦、以意熟慮、以見善通達,這位尊者確實是知者、見者,他知道、看見。』此法導向可愛性、尊重性、修習性、平等性、一致性。
『又,這位尊者住於為了不善法的捨斷、為了善法的具足而活力已被發動的,剛毅、堅固的努力,不輕忽在善法上的責任,這位尊者確實是知者、見者,他知道、看見。』此法導向可愛性、尊重性、修習性、平等性、一致性。
『又,這位尊者在僧團中是非種種論者、非畜生論者,他說正法,或請求他人[做事],或不輕蔑聖默,這位尊者確實是知者、見者,他知道、看見。』此法導向可愛性、尊重性、修習性、平等性、一致性。
『又,這位尊者在五取蘊上住於生滅隨觀:『這樣是色,這樣是色的集,這樣是色的滅沒;這樣是受,這樣是受的集,這樣是受的滅沒;這樣是想……(中略)這樣是行……(中略)這樣是識,這樣是識的集,這樣是識的滅沒。』這位尊者確實是知者、見者,他知道、看見。』此法導向可愛性、尊重性、修習性、平等性、一致性。
比丘們!這是八因、八緣導向梵行的基礎慧:未獲得的獲得,已獲得的增加、擴大、圓滿修習。」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