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尸那羅經
Kusinārā [Kusināra] (AN 10.44)
有一次,世尊住在拘尸那羅的玻里哈勒那叢林。
在那裡,世尊召喚比丘們:「比丘們!」
「尊師!」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這裡,想要呵責他人的呵責比丘在自身內省察五法、在自身內準備五法後,[才]能呵責他人,應該在自身內省察哪五法呢?
想要呵責他人的呵責比丘應該這麼省察:『我有清淨的身行儀嗎?』比丘們!如果比丘沒有清淨的身行儀,不具備無瑕疵的、無過失的清淨的身行儀,有說他者:『來吧!請尊者[先]學與身體有關的吧!』像這樣,有說他者。
再者,比丘們!想要呵責他人的呵責比丘應該這麼省察:『我有清淨的語行儀嗎?』比丘們!如果比丘沒有清淨的語行儀,不具備無瑕疵的、無過失的清淨的語行儀,有說他者:『來吧!請尊者[先]學與言語有關的吧!』像這樣,有說他者。
再者,比丘們!想要呵責他人的呵責比丘應該這麼省察:『我對同梵行者現起慈心、無害心嗎?我的此法存在或不[存在]呢?』比丘們!如果比丘對同梵行者沒現起慈心、無害心,有說他者:『來吧!請尊者[先]對同梵行者現起慈心吧!』像這樣,有說他者。
再者,比丘們!想要呵責他人的呵責比丘應該這麼省察:『我是多聞者、所聽聞的憶持者、所聽聞的蓄積者,凡那些開頭是善、中間是善、終結是善;意義正確、辭句正確,說明唯獨圓滿、遍清淨梵行的法,像這樣的法被我多聞、憶持、背誦、以意熟慮、以見善通達嗎?我的此法存在或不[存在]呢?』比丘們!如果比丘不是多聞者、所聽聞的憶持者、所聽聞的蓄積者,凡那些開頭是善、中間是善、終結是善;意義正確、辭句正確,說明唯獨圓滿、遍清淨梵行的法,像這樣的法不被他多聞、憶持、背誦、以意熟慮、以見善通達,有說他者:『來吧!請尊者[先]學得傳承(阿含)吧!』像這樣,有說他者。
再者,比丘們!想要呵責他人的呵責比丘應該這麼省察:『二部波羅提木叉對我來說已被詳細通曉、已被善區分整理、已被善轉起、修多羅的細相已被善裁決嗎?我的此法存在或不[存在]呢?』比丘們!如果二部波羅提木叉對比丘來說未被詳細通曉、被善區分整理、被善轉起、修多羅的細相未被善裁決,當被像這樣詢問『尊者!這被世尊在何處說呢?』他將不能解答,有說他者:『來吧!請尊者[先]學律吧!』像這樣,有說他者。
應該在自身內在自身內準備哪五法呢?[他應該思惟:]『我將以適當時機而非不適當時機說;我將以事實而非不實說;我將以柔軟而不粗暴地說;我將以有益而非無益說;我將從慈心而非瞋心說。』應該在自身內在自身內準備哪五法。
比丘們!想要呵責他人的呵責比丘在自身內省察這五法、在自身內準備這五法後,[才]能呵責他人。」
在那裡,世尊召喚比丘們:「比丘們!」
「尊師!」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這裡,想要呵責他人的呵責比丘在自身內省察五法、在自身內準備五法後,[才]能呵責他人,應該在自身內省察哪五法呢?
想要呵責他人的呵責比丘應該這麼省察:『我有清淨的身行儀嗎?』比丘們!如果比丘沒有清淨的身行儀,不具備無瑕疵的、無過失的清淨的身行儀,有說他者:『來吧!請尊者[先]學與身體有關的吧!』像這樣,有說他者。
再者,比丘們!想要呵責他人的呵責比丘應該這麼省察:『我有清淨的語行儀嗎?』比丘們!如果比丘沒有清淨的語行儀,不具備無瑕疵的、無過失的清淨的語行儀,有說他者:『來吧!請尊者[先]學與言語有關的吧!』像這樣,有說他者。
再者,比丘們!想要呵責他人的呵責比丘應該這麼省察:『我對同梵行者現起慈心、無害心嗎?我的此法存在或不[存在]呢?』比丘們!如果比丘對同梵行者沒現起慈心、無害心,有說他者:『來吧!請尊者[先]對同梵行者現起慈心吧!』像這樣,有說他者。
再者,比丘們!想要呵責他人的呵責比丘應該這麼省察:『我是多聞者、所聽聞的憶持者、所聽聞的蓄積者,凡那些開頭是善、中間是善、終結是善;意義正確、辭句正確,說明唯獨圓滿、遍清淨梵行的法,像這樣的法被我多聞、憶持、背誦、以意熟慮、以見善通達嗎?我的此法存在或不[存在]呢?』比丘們!如果比丘不是多聞者、所聽聞的憶持者、所聽聞的蓄積者,凡那些開頭是善、中間是善、終結是善;意義正確、辭句正確,說明唯獨圓滿、遍清淨梵行的法,像這樣的法不被他多聞、憶持、背誦、以意熟慮、以見善通達,有說他者:『來吧!請尊者[先]學得傳承(阿含)吧!』像這樣,有說他者。
再者,比丘們!想要呵責他人的呵責比丘應該這麼省察:『二部波羅提木叉對我來說已被詳細通曉、已被善區分整理、已被善轉起、修多羅的細相已被善裁決嗎?我的此法存在或不[存在]呢?』比丘們!如果二部波羅提木叉對比丘來說未被詳細通曉、被善區分整理、被善轉起、修多羅的細相未被善裁決,當被像這樣詢問『尊者!這被世尊在何處說呢?』他將不能解答,有說他者:『來吧!請尊者[先]學律吧!』像這樣,有說他者。
應該在自身內在自身內準備哪五法呢?[他應該思惟:]『我將以適當時機而非不適當時機說;我將以事實而非不實說;我將以柔軟而不粗暴地說;我將以有益而非無益說;我將從慈心而非瞋心說。』應該在自身內在自身內準備哪五法。
比丘們!想要呵責他人的呵責比丘在自身內省察這五法、在自身內準備這五法後,[才]能呵責他人。」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