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戲論本生經
Apaṇṇakajātaka (Ja 1)
(菩薩═隊商主)
序分 有關此無戲論法話 1,為佛在舍衛城附近之祇園大精舍時所說。佛對何
人而云此話耶?乃為長者之友人五百異教徒而言。某日,給孤獨須達長者率己之友
人五百異教徒攜多數之華鬘、薰香、塗香及油、蜂蜜、糖蜜、衣服等往祇園精舍禮
佛,供養華鬘等物,更喜捨醫藥衣服與比丘教團。彼等斥去六種錯誤著座坐法,正
當著座於一方。彼等五百異教徒亦向佛禮拜,彼等仰望佛顏吉祥如滿月,相好具足
第一章 無戲論品 一四九
--------------------------------------------------------------------------
小部經典六 一五○
2,為一尋後光圍繞之梵身,向四周雙雙對對放射出大光明,彼等接近給孤獨長老
而坐。時佛如雄黃山野原之幼獅作獅子吼,如雨季雲雷之鳴,如銀河群星之落,如
96 寶玉數珠繫擊之音,佛以八音具足賞心悅耳之梵音,說善巧方便甘露之法語。聽佛
法話,心地清淨,彼等由座起立禮拜十力之佛。翻異教之
還元狀態。佛經七八個月後,再返祇園精舍,給孤獨長者復伴彼等,參詣佛前,供
養薰香,禮拜而坐於一方。長者向佛申告彼等於佛遊行中破所獲得之歸依心,回返
異教還元狀態之事。佛以無量億劫長久不斷所用之辯舌及依巧妙之威神力,如啟天
上薰香所薰種種馨香寶玉之函,開如蓮華之金口,出甘露之音聲而問曰:「汝等優婆
塞!破三寶之歸依,翻還他之異教,為事實耶?」彼等不能隱瞞而答曰:「世尊!是
為事實!」佛言:「優婆塞!下由阿鼻(無間)地獄,上極有頂天,一旦無量之世界,
戒德具足無有及佛者,況能勝佛乎?」「汝等比丘!一切生類,由無足動物至二足四
足之中,如來為第一人。」「無論此世彼世,如謂具有財寶,則有信仰之人為最勝者。」
此為諸經所說,示三寶之德,鳥如是歸依三寶之優婆塞、優婆夷,不落地獄、陷惡趣,
超生天界,得大成功。是故破三寶之歸依,汝等轉信異教,實為大誤。」佛為使彼等
解脫,為達最高理想,為說明歸依三寶者不落惡趣,示以如次之經句:
97 歸依佛者不趣地獄 3
捨人身後為天人姿
歸依法者不趣地獄……
捨人身後為天人姿……
歸依僧者不趣地獄……
捨人身後為天人姿。
歸依種種他物,為驚怖所襲
山林、遊園、神樹,非安歸依
是亦非為最上歸依
歸依此者,不得脫一切苦。
歸依佛法僧者
第一章 無戲論品 一五一
--------------------------------------------------------------------------
小部經典六 一五二
依正慧見四聖諦
此為苦、苦因、苦滅
導苦滅者八聖道分。
此為安穩歸依、最上歸依
依此歸依皆得脫一切苦。
佛不但如是說法,更又云:「汝等優婆塞!依憶念佛行法,憶念法行法,憶念僧
行法,將達預流道、預流果、一來道、一來果、不還道、不還果、阿羅漢道、阿羅
漢果等。」佛如是對機說法,佛云:「汝等如是破三寶歸依,實為不宜。」於是就憶念
佛之行法等得預流道等事,佛言:「汝等比丘!修習一法,增進完全使入厭離、離貪、
滅絕、寂靜、神通、正覺、涅槃之道!其一法云何?即憶念佛是也。此為經典所明
示。」
如是佛以種種方便訓誡優婆塞等:「汝等優婆塞!於前生歸依非歸依之顛倒執
思辨之人,於非人(鬼)之領域,恐怖之難處為夜叉之餌食,陷入大滅亡中;然無
戲論有決心不持顛倒之念諸人,雖在難處,亦得繁榮!」佛語後沉默。爾時,給孤獨
居士由座起立,禮佛讚嘆,合掌頭上,而申告曰:「世尊!今優婆塞等破此無上之尊
歸依,為疑念所囚繫,予等今已明了。然於前世於非人領域難處之執思辨諸人之滅
98 亡及執無戲論諸人繁榮之事,唯世尊明了,予等尚未能知。唯願世尊,如於虛空月
滿,揭舉光明,說明因緣。」於是佛言:「汝居士!我於無量長時,成十波羅蜜,斷
世間疑,得一切知。汝應如以獅子膏滿黃金管,一語不洩,傾耳細聽!」佛促長者注
意,如破叢雲揭開滿月,說明前生隱藏之因緣。
主分 昔日,於迦尸國波羅奈之都有梵與王,爾時菩薩生於隊商主之家,次第
成長,達青年期,率五百車輛,經營商業,或由西向東,或由東向西,遍歷各處。
又於波羅奈之都,有一隊商主之子,愚鈍而無臨機應變之才。爾時菩薩由波羅奈持
來高價商品滿載五百輛車中,準備出發。而彼愚鈍隊商主之子同樣滿載五百輛車,
亦準備出發。爾時菩薩思惟:「若彼愚人與自己一同出行,則千輛之車行道路上,道
路難耐,諸人燃薪飲水困難,牛亦不易得草。彼或自己二者必有一為先行者。」於是
招彼,告知此事,謂之曰:「予二人不能同行,君先行耶?抑後行耶?」彼思:「予若
先行,利益甚多:能行未破壞之路,牛食他物未觸之草,能得他手未觸湯用之葉,
第一章 無戲論品 一五三
--------------------------------------------------------------------------
小部經典六 一五四
99 飲水清潔,可隨意訂價賣出商品。」於是答曰:「予將先行。」反之,菩薩之見地,以
為後行利益甚多,彼如是思惟:「先行者將使凹凸道路平坦,自己將行彼等通過之
道;先行者之牛食強硬之草,而自己之牛將食重新萌出之甘草;由已摘取之葉跡,
所生湯用之葉味將甚美;彼等先行將於無水之處掘水噴出,自己可由其所掘凹處飲
水;隨意定價,如同剝奪人命,自己後行可按彼等之定價,賣出商品。」菩薩見有如
此諸多利益,乃云:「君可先行。」愚隊商主之子云;「友!甚善!」彼繫車出發,通
過人間之住處,達到難處之境。難處有盜賊難處、猛獸難處、無水難處、非人難處、
饑饉難處五種。住有盜賊之道路謂之盜賊難處,住有獅子等之道路謂之猛獸難處,
無沐浴飲水之處謂無水難處,非人(鬼)之住處謂之非人難處,無可取嚼食物之處
謂之飢饉難處;於此五種難處之中,此處為無水與鬼類之難處。隊商主之子載有一
100 碩大無平滿水之甕,進入此六十由旬之難處 4。當達難處中央時,此處住有夜叉云:
「廢棄彼等所攜之水,使之衰弱,然後將其人完全食之。」彼依魔力乘坐由純白之牛
曳舒適乘物出現,手執弓箭楯牌等武器,由十鬼十二鬼圍繞,飾以青蓮華白睡蓮,
濡濕頭部及依服,如人君之裝束坐於車上,使車輪如塗泥狀,由對方前來。隊商主
之子等皆於逆風吹時而乘車,由從者圍繞,以避黃塵,坐於前方之車行進。風由背
後吹時,則依此方法於後方坐車行進。爾時正值逆風,隊商主之子坐於前方。夜叉
見彼前來,將自己之乘物,避於路傍,向彼寒喧交談,問曰:「君往何處?」隊商主
之子亦將乘物,避於路傍,與以通車之餘地,立於一方,向夜叉問曰:「友!予等由
波羅奈都而來。君等身飾青蓮花及白睡蓮,手持赤蓮華及白蓮華,口食蓮莖及蓮幹,
101 更車塗泥身滴水而來,君等行來路上降雨耶?前有赤蓮華等掩蔽之池水耶?」夜叉聞
此語云:「友!何出此言?汝將見彼處綠林之蹤脈,由彼處全部森林,一面有水,常
時降雨,充滿洞穴,處處有赤蓮華所蔽之池水。」彼逐漸將車推進,夜叉:「汝等之
車,曳往何處?」隊商主:「如是如是之處。」夜叉曰:「最後之車特重,其中載有何
物?」隊商主:「所載為水!」於是夜叉云:「由彼處運水,君等所為甚善,但水亦不
需要,由此向前,有水甚多。可毀甕棄水,行路輕快!」更又作態云:「君等且行,
予等已遲,尚須趕路!」於是稍行前進,達彼等不見之處,入彼等之夜叉城中。
而此愚隊商主之子,因其愚鈍,信夜叉之言,毀甕未留一掬之水,全部捨棄,
驅車前進。然其前方無一滴之水,諸人不得飲料,疲弊已極,如是行至日落,解車
第一章 無戲論品 一五五
--------------------------------------------------------------------------
小部經典六 一五六
圍圓,繫牛於車輪。然牛無飲水,人無粥食,人等疲弊已極,到處橫臥。至夜半,
夜叉由夜叉城出,奪牛與人之生命而食,只餘殘骨而去。如是因一人商隊主子之愚,
彼等一總破滅,手骨四面八方離散,五百輛車滿載而殘留於路上。
菩薩於隊商主之子出發後,經一個半月,率五百輛車出都,漸漸到著難處之入
102 口。彼於此處,盛滿水甕,汲取大量之水,於野營處鳴鼓集合諸人云:「如不得予之
許可,一掬之水亦不可使用!難處有毒樹,凡前行路者汝等未曾食之樹葉花實,如
未向予訊問,不可食之!」彼如是告誡諸人,率五百車輛,次第進入難處。當彼等到
達難處中央時,彼夜叉仍以如前之方法,現身於菩薩之前。菩薩見之頓悟:「此難處
無水,人謂無水難處,即為此處。彼之眼赤而無怖色,又不見其身影,此必先行之
愚隊商主之子,完全棄水、疲弊已極,與從者均為彼所食。此大形夜叉尚不知予之
賢明機智!」於是彼向夜叉言曰:「汝等且去!予等為商人,如未發現他處有水之
時,決不捨棄所持之水!予將於發現水處捨棄,輕快而行。」夜叉稍向前行,到著人
所不見之處後,歸入自己之夜叉城。夜叉去後,諸人向菩薩云:「尊者!彼等諸人云:
『彼處見有綠林之蹤脈,由此向前,常時降雨。』彼等著青蓮華與白睡蓮之華鬘,
一總持赤蓮華與白蓮華,嚼食蓮莖與蓮幹,濡濕頭部與衣服,有水滴下。並云,予
等棄此水可輕車疾行。」菩薩聞此語,即令停車,集合全員問曰:「此難處有水及有
103 蓮池之事,以前曾有何人聽聞耶?」諸人:「尊者!此事前所未聞,人云此處為無水
難處!」菩薩:「今有人云,於此綠林蹤脈之對方降雨,風雨吹送之力如何?」諸人:
「尊者!可達一由旬之處。」菩薩:「汝等有誰身觸風雨耶?」諸人:「尊者!未有此
事。」菩薩:「見有如何之雲層耶?」諸人:「予等未見!」菩薩:「見電光之處如何?」
諸人:「尊者!將於四五由旬之處。」菩薩:「汝等有誰見電光耶?」諸人:「尊者!予
等未見!」菩薩:「於如何之處得聞雷嗚耶?」諸人:「將於一由旬之處。」菩薩:「汝
等有誰聞雷嗚耶?」諸人:「否!予等未聞!」於是菩薩曰:「彼等非人,乃為夜叉,
使予等棄水無力,為食予等而來。先行之愚隊商主之子缺乏機智,必捨水而疲弊,
為彼等所食。五百車輛之滿載,盡皆殘置,我等今日將得見之,一掬之水亦不可捨
棄,疾速前行!」菩薩如是催促從者等前行,見滿載之五百車及人牛之手骨,散離四
方。菩薩解車擺列圓形,於張幕野營時刻,使人與牛為取夕食,使牛臥於諸人中央,
菩薩親自率隊長等執刀,當夜之三時警戒之任 5,以待天明。翌朝整理萬事,與牛
第一章 無戲論品 一五七
--------------------------------------------------------------------------
小部經典六 一五八
以食,捨弱車取強車,捨廉價商品,積高價之物,達目的地後,以二倍三倍之價,
賣出商品,率領全體隨員再返原之都城。
104 結分 佛述此故事後,佛言:「汝等居士!如是前生執著思辨者陷大滅亡,固持
無戲論者,由非人(鬼)之手得脫,安全到達目的地,再還鄉里。」佛結此二事,就
無戲論而為法話,成正覺後,唱次之偈:
無戲論處某人說 思辨者說第二物
智者依此得開悟 無戲論者彼應取
105 如是佛向彼等優婆塞言:「授六欲天之三善成就法及梵天界成就法,遂得授阿羅
106 漢道者乃無戲論道;而應生於四惡趣及五賤族者,為有戲論道。」佛說此無戲論法
話,更依十六行相說明四諦。說四諦竟,五百優婆塞,悉證得預流果。
佛說示此法話,話此二事,結取連絡本生之今昔,佛言:「爾時愚隊商主之子是
提婆達多,其從者是提婆之從者;賢隊商主子之從者是佛之從者,賢隊商主之子即
是我。」佛說法語竟。
註 1 Apannaka 譯為無戲論。阿般那據威伯爾及摩思兩氏譯為阿布拉休那(不問)。布拉休那
無可變為般哈與般那之例。近時荻原博士豫示其意見為阿般卻,雖未加說明,但般那變為
般都之例,如般那薩(般卻娑)之語,其見解應視為正確。即此與阿布拉般卻為同語,應
譯為無戲論。本生註中似亦見有其意。戲論為戲言,為佛教所不許,佛法為真實之道,故
名無戲論道。佛教以外世俗之思辨論者為有戲論道。
2 佛之相好為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3 見法句經一八八─一九二。
4 一由旬約十二哩。
5 初夜、中夜、後夜之三時。
序分 有關此無戲論法話 1,為佛在舍衛城附近之祇園大精舍時所說。佛對何
人而云此話耶?乃為長者之友人五百異教徒而言。某日,給孤獨須達長者率己之友
人五百異教徒攜多數之華鬘、薰香、塗香及油、蜂蜜、糖蜜、衣服等往祇園精舍禮
佛,供養華鬘等物,更喜捨醫藥衣服與比丘教團。彼等斥去六種錯誤著座坐法,正
當著座於一方。彼等五百異教徒亦向佛禮拜,彼等仰望佛顏吉祥如滿月,相好具足
第一章 無戲論品 一四九
--------------------------------------------------------------------------
小部經典六 一五○
2,為一尋後光圍繞之梵身,向四周雙雙對對放射出大光明,彼等接近給孤獨長老
而坐。時佛如雄黃山野原之幼獅作獅子吼,如雨季雲雷之鳴,如銀河群星之落,如
96 寶玉數珠繫擊之音,佛以八音具足賞心悅耳之梵音,說善巧方便甘露之法語。聽佛
法話,心地清淨,彼等由座起立禮拜十力之佛。翻異教之
還元狀態。佛經七八個月後,再返祇園精舍,給孤獨長者復伴彼等,參詣佛前,供
養薰香,禮拜而坐於一方。長者向佛申告彼等於佛遊行中破所獲得之歸依心,回返
異教還元狀態之事。佛以無量億劫長久不斷所用之辯舌及依巧妙之威神力,如啟天
上薰香所薰種種馨香寶玉之函,開如蓮華之金口,出甘露之音聲而問曰:「汝等優婆
塞!破三寶之歸依,翻還他之異教,為事實耶?」彼等不能隱瞞而答曰:「世尊!是
為事實!」佛言:「優婆塞!下由阿鼻(無間)地獄,上極有頂天,一旦無量之世界,
戒德具足無有及佛者,況能勝佛乎?」「汝等比丘!一切生類,由無足動物至二足四
足之中,如來為第一人。」「無論此世彼世,如謂具有財寶,則有信仰之人為最勝者。」
此為諸經所說,示三寶之德,鳥如是歸依三寶之優婆塞、優婆夷,不落地獄、陷惡趣,
超生天界,得大成功。是故破三寶之歸依,汝等轉信異教,實為大誤。」佛為使彼等
解脫,為達最高理想,為說明歸依三寶者不落惡趣,示以如次之經句:
97 歸依佛者不趣地獄 3
捨人身後為天人姿
歸依法者不趣地獄……
捨人身後為天人姿……
歸依僧者不趣地獄……
捨人身後為天人姿。
歸依種種他物,為驚怖所襲
山林、遊園、神樹,非安歸依
是亦非為最上歸依
歸依此者,不得脫一切苦。
歸依佛法僧者
第一章 無戲論品 一五一
--------------------------------------------------------------------------
小部經典六 一五二
依正慧見四聖諦
此為苦、苦因、苦滅
導苦滅者八聖道分。
此為安穩歸依、最上歸依
依此歸依皆得脫一切苦。
佛不但如是說法,更又云:「汝等優婆塞!依憶念佛行法,憶念法行法,憶念僧
行法,將達預流道、預流果、一來道、一來果、不還道、不還果、阿羅漢道、阿羅
漢果等。」佛如是對機說法,佛云:「汝等如是破三寶歸依,實為不宜。」於是就憶念
佛之行法等得預流道等事,佛言:「汝等比丘!修習一法,增進完全使入厭離、離貪、
滅絕、寂靜、神通、正覺、涅槃之道!其一法云何?即憶念佛是也。此為經典所明
示。」
如是佛以種種方便訓誡優婆塞等:「汝等優婆塞!於前生歸依非歸依之顛倒執
思辨之人,於非人(鬼)之領域,恐怖之難處為夜叉之餌食,陷入大滅亡中;然無
戲論有決心不持顛倒之念諸人,雖在難處,亦得繁榮!」佛語後沉默。爾時,給孤獨
居士由座起立,禮佛讚嘆,合掌頭上,而申告曰:「世尊!今優婆塞等破此無上之尊
歸依,為疑念所囚繫,予等今已明了。然於前世於非人領域難處之執思辨諸人之滅
98 亡及執無戲論諸人繁榮之事,唯世尊明了,予等尚未能知。唯願世尊,如於虛空月
滿,揭舉光明,說明因緣。」於是佛言:「汝居士!我於無量長時,成十波羅蜜,斷
世間疑,得一切知。汝應如以獅子膏滿黃金管,一語不洩,傾耳細聽!」佛促長者注
意,如破叢雲揭開滿月,說明前生隱藏之因緣。
主分 昔日,於迦尸國波羅奈之都有梵與王,爾時菩薩生於隊商主之家,次第
成長,達青年期,率五百車輛,經營商業,或由西向東,或由東向西,遍歷各處。
又於波羅奈之都,有一隊商主之子,愚鈍而無臨機應變之才。爾時菩薩由波羅奈持
來高價商品滿載五百輛車中,準備出發。而彼愚鈍隊商主之子同樣滿載五百輛車,
亦準備出發。爾時菩薩思惟:「若彼愚人與自己一同出行,則千輛之車行道路上,道
路難耐,諸人燃薪飲水困難,牛亦不易得草。彼或自己二者必有一為先行者。」於是
招彼,告知此事,謂之曰:「予二人不能同行,君先行耶?抑後行耶?」彼思:「予若
先行,利益甚多:能行未破壞之路,牛食他物未觸之草,能得他手未觸湯用之葉,
第一章 無戲論品 一五三
--------------------------------------------------------------------------
小部經典六 一五四
99 飲水清潔,可隨意訂價賣出商品。」於是答曰:「予將先行。」反之,菩薩之見地,以
為後行利益甚多,彼如是思惟:「先行者將使凹凸道路平坦,自己將行彼等通過之
道;先行者之牛食強硬之草,而自己之牛將食重新萌出之甘草;由已摘取之葉跡,
所生湯用之葉味將甚美;彼等先行將於無水之處掘水噴出,自己可由其所掘凹處飲
水;隨意定價,如同剝奪人命,自己後行可按彼等之定價,賣出商品。」菩薩見有如
此諸多利益,乃云:「君可先行。」愚隊商主之子云;「友!甚善!」彼繫車出發,通
過人間之住處,達到難處之境。難處有盜賊難處、猛獸難處、無水難處、非人難處、
饑饉難處五種。住有盜賊之道路謂之盜賊難處,住有獅子等之道路謂之猛獸難處,
無沐浴飲水之處謂無水難處,非人(鬼)之住處謂之非人難處,無可取嚼食物之處
謂之飢饉難處;於此五種難處之中,此處為無水與鬼類之難處。隊商主之子載有一
100 碩大無平滿水之甕,進入此六十由旬之難處 4。當達難處中央時,此處住有夜叉云:
「廢棄彼等所攜之水,使之衰弱,然後將其人完全食之。」彼依魔力乘坐由純白之牛
曳舒適乘物出現,手執弓箭楯牌等武器,由十鬼十二鬼圍繞,飾以青蓮華白睡蓮,
濡濕頭部及依服,如人君之裝束坐於車上,使車輪如塗泥狀,由對方前來。隊商主
之子等皆於逆風吹時而乘車,由從者圍繞,以避黃塵,坐於前方之車行進。風由背
後吹時,則依此方法於後方坐車行進。爾時正值逆風,隊商主之子坐於前方。夜叉
見彼前來,將自己之乘物,避於路傍,向彼寒喧交談,問曰:「君往何處?」隊商主
之子亦將乘物,避於路傍,與以通車之餘地,立於一方,向夜叉問曰:「友!予等由
波羅奈都而來。君等身飾青蓮花及白睡蓮,手持赤蓮華及白蓮華,口食蓮莖及蓮幹,
101 更車塗泥身滴水而來,君等行來路上降雨耶?前有赤蓮華等掩蔽之池水耶?」夜叉聞
此語云:「友!何出此言?汝將見彼處綠林之蹤脈,由彼處全部森林,一面有水,常
時降雨,充滿洞穴,處處有赤蓮華所蔽之池水。」彼逐漸將車推進,夜叉:「汝等之
車,曳往何處?」隊商主:「如是如是之處。」夜叉曰:「最後之車特重,其中載有何
物?」隊商主:「所載為水!」於是夜叉云:「由彼處運水,君等所為甚善,但水亦不
需要,由此向前,有水甚多。可毀甕棄水,行路輕快!」更又作態云:「君等且行,
予等已遲,尚須趕路!」於是稍行前進,達彼等不見之處,入彼等之夜叉城中。
而此愚隊商主之子,因其愚鈍,信夜叉之言,毀甕未留一掬之水,全部捨棄,
驅車前進。然其前方無一滴之水,諸人不得飲料,疲弊已極,如是行至日落,解車
第一章 無戲論品 一五五
--------------------------------------------------------------------------
小部經典六 一五六
圍圓,繫牛於車輪。然牛無飲水,人無粥食,人等疲弊已極,到處橫臥。至夜半,
夜叉由夜叉城出,奪牛與人之生命而食,只餘殘骨而去。如是因一人商隊主子之愚,
彼等一總破滅,手骨四面八方離散,五百輛車滿載而殘留於路上。
菩薩於隊商主之子出發後,經一個半月,率五百輛車出都,漸漸到著難處之入
102 口。彼於此處,盛滿水甕,汲取大量之水,於野營處鳴鼓集合諸人云:「如不得予之
許可,一掬之水亦不可使用!難處有毒樹,凡前行路者汝等未曾食之樹葉花實,如
未向予訊問,不可食之!」彼如是告誡諸人,率五百車輛,次第進入難處。當彼等到
達難處中央時,彼夜叉仍以如前之方法,現身於菩薩之前。菩薩見之頓悟:「此難處
無水,人謂無水難處,即為此處。彼之眼赤而無怖色,又不見其身影,此必先行之
愚隊商主之子,完全棄水、疲弊已極,與從者均為彼所食。此大形夜叉尚不知予之
賢明機智!」於是彼向夜叉言曰:「汝等且去!予等為商人,如未發現他處有水之
時,決不捨棄所持之水!予將於發現水處捨棄,輕快而行。」夜叉稍向前行,到著人
所不見之處後,歸入自己之夜叉城。夜叉去後,諸人向菩薩云:「尊者!彼等諸人云:
『彼處見有綠林之蹤脈,由此向前,常時降雨。』彼等著青蓮華與白睡蓮之華鬘,
一總持赤蓮華與白蓮華,嚼食蓮莖與蓮幹,濡濕頭部與衣服,有水滴下。並云,予
等棄此水可輕車疾行。」菩薩聞此語,即令停車,集合全員問曰:「此難處有水及有
103 蓮池之事,以前曾有何人聽聞耶?」諸人:「尊者!此事前所未聞,人云此處為無水
難處!」菩薩:「今有人云,於此綠林蹤脈之對方降雨,風雨吹送之力如何?」諸人:
「尊者!可達一由旬之處。」菩薩:「汝等有誰身觸風雨耶?」諸人:「尊者!未有此
事。」菩薩:「見有如何之雲層耶?」諸人:「予等未見!」菩薩:「見電光之處如何?」
諸人:「尊者!將於四五由旬之處。」菩薩:「汝等有誰見電光耶?」諸人:「尊者!予
等未見!」菩薩:「於如何之處得聞雷嗚耶?」諸人:「將於一由旬之處。」菩薩:「汝
等有誰聞雷嗚耶?」諸人:「否!予等未聞!」於是菩薩曰:「彼等非人,乃為夜叉,
使予等棄水無力,為食予等而來。先行之愚隊商主之子缺乏機智,必捨水而疲弊,
為彼等所食。五百車輛之滿載,盡皆殘置,我等今日將得見之,一掬之水亦不可捨
棄,疾速前行!」菩薩如是催促從者等前行,見滿載之五百車及人牛之手骨,散離四
方。菩薩解車擺列圓形,於張幕野營時刻,使人與牛為取夕食,使牛臥於諸人中央,
菩薩親自率隊長等執刀,當夜之三時警戒之任 5,以待天明。翌朝整理萬事,與牛
第一章 無戲論品 一五七
--------------------------------------------------------------------------
小部經典六 一五八
以食,捨弱車取強車,捨廉價商品,積高價之物,達目的地後,以二倍三倍之價,
賣出商品,率領全體隨員再返原之都城。
104 結分 佛述此故事後,佛言:「汝等居士!如是前生執著思辨者陷大滅亡,固持
無戲論者,由非人(鬼)之手得脫,安全到達目的地,再還鄉里。」佛結此二事,就
無戲論而為法話,成正覺後,唱次之偈:
無戲論處某人說 思辨者說第二物
智者依此得開悟 無戲論者彼應取
105 如是佛向彼等優婆塞言:「授六欲天之三善成就法及梵天界成就法,遂得授阿羅
106 漢道者乃無戲論道;而應生於四惡趣及五賤族者,為有戲論道。」佛說此無戲論法
話,更依十六行相說明四諦。說四諦竟,五百優婆塞,悉證得預流果。
佛說示此法話,話此二事,結取連絡本生之今昔,佛言:「爾時愚隊商主之子是
提婆達多,其從者是提婆之從者;賢隊商主子之從者是佛之從者,賢隊商主之子即
是我。」佛說法語竟。
註 1 Apannaka 譯為無戲論。阿般那據威伯爾及摩思兩氏譯為阿布拉休那(不問)。布拉休那
無可變為般哈與般那之例。近時荻原博士豫示其意見為阿般卻,雖未加說明,但般那變為
般都之例,如般那薩(般卻娑)之語,其見解應視為正確。即此與阿布拉般卻為同語,應
譯為無戲論。本生註中似亦見有其意。戲論為戲言,為佛教所不許,佛法為真實之道,故
名無戲論道。佛教以外世俗之思辨論者為有戲論道。
2 佛之相好為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3 見法句經一八八─一九二。
4 一由旬約十二哩。
5 初夜、中夜、後夜之三時。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