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iputta | Suttapitaka | 大精本生經 Sariputta

大精本生經

Mahāsārajātaka (Ja 92)

(菩薩═大臣)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長老阿難所作之談話。某時,拘薩羅國
王之宮女心中如是思惟:「感謝佛之出世,感謝生而為人,且具完全之六根(身心),
亦為難得。予等雖出生於難得之好時機,但不能如願往精舍聞法,行布施供養,予
等恰如入於箱中物之生活。我等向王申請,招請一相當之比丘前來為我等說法,由
彼聽取法門。我等應習得者一總由彼習得,並將行施與給其他善行者。如是,予
等將有效逢此大好時機。」於是彼一同往王之所,語彼等之理念,王與承諾云:「甚
善」。
某曰,王思遊御苑,呼守苑之人,命掃除王苑。守苑人於掃除時,見佛坐於一
樹下,往國王之處曰:「大王!掃除已畢,見佛坐於此處之樹下。」國王云:「如是予
等於佛所拜聽法門。」於是乘附飾之車,入苑往詣佛所。時有一名羌達巴尼(撐傘)
第十章 塗毒品 一四九
--------------------------------------------------------------------------
小部經典七 一五○
之不還果信士於佛處聞法而坐。王見懷疑而暫立,繼而自思惟︰「此男若為惡人,則
不至坐於佛傍聞法。此男並非惡人。」於是近佛禮拜坐於其傍。信士為向佛表尊敬之
意,並未對王迎拜,亦未敬禮,因此,王頗感不快。佛知王意,向王讚信士之德,
佛言:「大王!此信士博學,通曉聖典,離諸欲念。」國王自思惟:「佛如是讚賞彼德,
彼當非下賤之輩。」王云:「信士!汝有何需用,可請告知。」信士答:「謹遵王命!」
王於佛所,聞聽法門後,行右繞禮而去。某日,王見信士朝食之後,攜傘往祇園精
舍而去。彼呼其近前,王云:「聞汝十分博學,予之宮女等思欲聽習法門,汝可否向
彼等誦法門使之聽聞耶?」信士:「大王!在家之人,於王內殿之中,誦說法門,甚

382 不宜也。然若為尊者等,則甚相宜。」王思惟:「此男所云,甚有道理。」王送彼出後,
呼宮女等近前,王問曰:「汝婦女等!予詣佛所,為汝等招請一比丘前來,請其為汝
等誦說法門。然於八十人之大弟子中,招請何人耶?」於是彼等一同商談之後,一同
申請法之寶庫阿難長老前來。王詣佛所禮拜後,坐於其傍云:「尊者!予宮殿中之宮
女等欲請向阿難長老聽習法門,請長老於我宮殿中誦說法門。」佛與承諾:「甚善!」
命令長老前往傳習。自此以來,王之宮女等向長老聽習法門。
某日,國王冠上之寶珠失竊,王聞其事,命大臣等曰:「殿中所僱人等,悉皆逮
捕無遺,搜尋寶珠。」大臣等由宮女等開始,詮索訊問,終不能尋出,使多人遭受牽
累。是日阿難長老來至王宮,平日宮女等見長老,均歡喜習聽說法,然是日均皆憂
沈苦悶,於是長老問曰:「諸位今日何故如是憂沈?」宮女等答曰:「尊師!大王失竊
冠上寶珠而詮索訊問,大臣等由宮女等開始,以及所有殿中受僱人等,均被牽累。
何人將遭遇何事,不能計知!為此予等憂沈苦悶。」長老安慰彼女等,往王之所,就
所設之座向王曰:「聞王之寶珠失竊!」王:「尊師!唯然。」阿難:「此物不能尋回
耶?」王:「殿中之人皆被逮捕,與以調查責問,終未能於尋出。」阿難:「大王!勿
使大眾為難,予有尋出之方法!」王:「尊師!方法為何?」阿難:「大王!僅就可疑
之人數,造製草束,與彼等每人持一草束及土塊,命彼等於清晨早起持來,放置於
如是如是之處,竊寶珠者將可取寶珠包於其中持來。若彼於最初之日持來甚善,若
不持來,於第二日第三日以同樣之法為之,如是可不為難大眾而取還寶珠!」長老言
畢而去。
國王隨長老之語,於三日間分別配置草束,然寶珠仍未尋獲。第三日長老前來,
第十章 塗毒品 一五一
--------------------------------------------------------------------------
小部經典七 一五二

383 阿難:「大王!寶珠尋得耶?」王:「未也,尊師!尚未尋獲!」阿難:「大王!如是於
廣大平坦之庭院中窪處,置一大甕,滿注以水,四面張幕。王使殿中所有被僱之人
及宮女等,皆著外衣,每人依次個別入於幕內,向甕中洗手出來!」長老語此方法而
去。國王依其語而行,於是竊寶珠者自思惟:「阿難師被稱為法寶之庫,彼承受此一
事件,寶珠不出決不終止。予今將此物投置於諸人設想不到之處為宜。」於是彼隱持
寶珠入於幕內,投之於甕中。
所有諸人由幕內出來後,棄除甕水,竟發現寶珠!國王喜悅而言曰:「依長老之
恩蔭,大眾不受牽累,予亦尋獲寶珠!」殿中受僱人等云:「依長老之威德,使予等
得脫大苦!」大眾無不歡悅:「依長老之威德,王冠之寶珠璧還!」於是長老之威德,
名震全都及比丘眾之間。
比丘等集於法堂,稱讚長老之功德云:「諸位法友!自身之博識與賢才,依善巧
方便之力,使大眾脫苦,用方便探出王之寶珠。」佛適出於其處問曰:「汝等比丘!
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等答曰:「如是如是之語。」佛言:「汝等比丘!阿難取
還入於他人之手之物品,非自今始,彼於前生,使賢人等不受牽累,用方便取還落
於畜生手之物品。」於是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於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通所有之術,為王之大臣。某
日,王由多數從者相伴,前往御苑,於林園中遊步後,思欲於水中遊戲,入苑內之
蓮池,呼宮女近前。宮女等取除頭首之裝飾,包外衣中,置於筐籃之上,令婢女等
看守,彼等入於蓮池之中。
爾時苑中棲住一隻牝猿,坐於樹枝之間,彼見王妃取除裝飾,包以外衣,置於

384 筐上,彼思欲以王妃之真珠首飾,掛在自己首上,於是等待婢女鬆懈之時。婢女看
守首飾,處處留意,久之開始困倦睡眠、猿知婢女倦眠,彼如疾風降落地上,將大
真珠首飾掛於自己首上,又如疾風昇樹枝之間,彼恐他之牝猿等發現,藏於樹孔之
中,裝作形若無事之貌,守護此物。
婢女醒覺,不見真珠首飾,驚恐戰慄,不知其他善巧方便之策,彼女大聲疾呼:
「有男人持王妃之真珠而遁!」 看守人等聞聲由各方來集,據婢女之所云,向王申告。
王命搜捕盜賊,諸人出至御苑之外,聲言:「逮捕盜賊」,到處搜尋奔走。
爾時向神捧獻供物之一田舍家主,聞聲見狀,心懷恐懼而奔逃。諸人見之思彼
第十章 塗毒品 一五三
--------------------------------------------------------------------------
小部經典七 一五四
為盜賊,從後追及,捕獲毆打,罵曰:「汝惡徒盜賊,盜取王妃高價首飾!」家主自
思:「若予云未盜,則予今日將為彼等毆打至死,莫若承認以解目前之困。」於是彼
云:「大人!予為竊取。」於是諸人縛彼帶至國王之前。國王:門汝竊取彼高貴之首飾
耶?」男:「唯然,大王!」王:「今置於何處?」男:「大王!予至今臥榻、椅子皆未
曾見,遑論高價之首飾,實係一長者命予為此。予取後已交與彼,此事問長者可知。」
於是王呼長者至,王:「汝由此男之手受取高價之首飾耶?」長者:「唯然,大王!」
王:「今置於何處?」長者:「予已交付與司祭矣。」於是喚司祭為同一之訊問,彼亦
承認云:「交付與一音樂師。」王喚彼至,王:「汝由司祭之手,受取高價之首飾耶?」

385 樂師:「唯然,大王!」王:「置於何處?」樂師:「因愛慾情,已贈與遊女矣。」王呼
此女至,女答:「予從未受取此物。」王於調查五人之中,天色已晚。王云:「今日已
遲,明日續查。」將五人交付大臣(菩薩),自身回返城中。
菩薩自思:「此一首飾為在御苑中失落,而此家主居於苑外,苑門又為強有力之
門衛守護,因此苑內之人,決不能取此而遁出。此不運之男云:『予已交與長者。」
此概欲為自己脫罪,而如是研之。而長者謂︰『予已送交司祭。』此為欲與司祭一
同,使自己脫罪。司祭云:馴交與音樂師。』此為彼思藉音樂師之恩蔭,可於牢屋
中快樂度日,而作是言。音樂師言:『贈與遊女。』為彼對女不厭,甘願求往與彼
女一同而作是言。總之,此五人皆非盜賊。苑中有多數猿類居住,此首飾必落入某
牝猿之手。」於是彼即往國王之所,向王曰:「大王!盜賊請交予等之手,予等究明
此事。」王曰:「甚善!汝宜明白加以處理!亡於是將五人與以引渡。
菩薩呼其家之奴僕等近前云:「汝等使彼五人住於一處,善加守護。傾耳竊聽彼
等相互之談話,前來告予。」彼命令後離去,彼等依命令而行。而五人等集於一處時,
長者向家主云:「汝惡棍之家主!予何處與汝會面?何時汝付首飾與我?」彼男:
「大長者!予所謂高價物品者,即今為以樹精所作臥榻與椅子之腳為何物,尚不得
知,實則予欲賴汝以脫罪,而作是言。大人請勿發怒!」司祭亦對長者云:「大長者!

386 汝自身未得其物,如何能以與我?」長者:「予二人均為人之首領,因此,二人一同,
則事件早思解決,故如是云。」音樂師亦向司祭云:「婆羅門!汝何時與我以首飾?」
司祭:「予與汝住於一處,予思可安樂度牢中之生活,是故如是云者。」遊女亦向音
樂師云:「汝實為人間極惡之音樂師!予何時曾往汝之住所?而又何時汝來予之住
第十章 塗毒品 一五五
--------------------------------------------------------------------------
小部經典七 一五六

所?汝又何時與我以首飾?」樂師:「貴女何須發怒?我等五人如是住於一處,共為
家族生活。予思我等可無厭而為快樂之生活!故我如是言說。」
菩薩由使用人等聞得此話,知彼等確非盜賊,彼思:「此必牝猿之所為,予將以
方便使其落下所竊之首飾。」於是以球大量製造首飾,捕獲苑內之猿,於其手足及首,
皆使附著以球製之首飾。惟彼一隻牝猿,重視首飾,居於苑內不出。菩薩命諸人曰:
「汝等前往苑內,調查諸猿,勿遺一隻。若見有持首飾者,與以恐嚇,奪還首飾。」
彼牝猿等,得到球製首飾,皆大歡喜,圍繞園內跳躍,前往彼牝猿之所曰:「請
觀我等之首飾」,彼牝猿終不能隱藏,問彼等牝猿曰:「球製之首飾,竟有何用?」彼
首掛真珠首飾而出。諸人見彼,恐嚇云:「汝速放下真珠首飾!」終於使彼牝猿放手,
取回真珠首飾,交與菩薩。菩薩攜往王前申告曰:「大王!此為貴君之首飾,彼五人
並非盜賊,此為棲於苑中之牝猿所竊。」王問曰:「汝如何得知在牝猿手中,又如何

387 得以取還耶?」於是彼向王說明一切無遺。國王心甚滿足,向菩薩云:「臨陣望有勇
士,其他場合望友人。」國王賞讚菩薩,唱次之偈:
熱戰望勇者 商談勿曖昧
飲食與愛友 事起望賢者。
如是王讚賞菩薩,如密雲之降大雨,供養七種之寶,基於其誡,多行施與及其
他諸善行,隨己之業報,生於應生之處。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長老之德,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王是阿難,賢
大臣即是我。
註 1 大精(Mahasara)之精,為樹之芯之意。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