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iputta | Suttapitaka | 伽他哈迦奴隷本生經 Sariputta

伽他哈迦奴隷本生經

Kaṭāhakajātaka (Ja 125)

(菩薩═長者)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大言比丘所作之談話。其事與上述者
同樣。
主分 昔日於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為富裕之長者,彼之妻生子,
同日彼之女奴隸亦產一子。彼等之兒,一同成長,長者之子學習文字時,奴隸之子
持石板前往,與彼共同學習文字,兼作二三工作。彼漸漸談書善巧,為一眉目秀麗
之兒,彼名為伽他哈迦。彼於長者之家,付與管理財寶之業,彼自思量:「予不能常
時只為此財寶管理之業,如稍有過失,將被縛打,成責罰之對象,又將被分與奴隸
之食物。恰於長者之近處別有一長者友人,予今向彼假託予之長者之語言,持信前
往,欺彼長者謂︰『予為長者之子。』娶得其女,得享安樂之生活。」於是自取貝葉

452 書寫︰「予為如是如是之名,予今遣予子至貴君處,與貴君之女結婚,兩家結為親戚
關係,實甚相宜。是故務請貴君俯允嫁女,使兩人同住貴君之處,予得時前往看顧。」
作長者之捺印,如意取其用金、顏料及衣類,往近處長者之前,向長者問候而立。
爾時長者問曰:「貴君由何方而來?」奴隸之子:「由波羅奈。」長者:「汝為何人之
子?」奴隸之子:「波羅奈長者之子。」長者:「汝來何事耶?」此時伽他哈迦交付貝葉
云:「請過目觀此。」長者讀貝葉,心中喜悅云:「於今予之生活有益!」許女與彼,
第十三章 吉祥草品 二三五
--------------------------------------------------------------------------
小部經典七 二三六
使住其處。其住家甚大,當彼見粥、嚼食、衣類香料等獻出於彼處之時,彼對粥等
加以輕蔑云:「此等煮粥、嚼食、所製之飯,皆為田舍農村之飯食!彼等原為田舍之
住民,不知作外衣之事,不知作香料嗅花香之事。」於是彼對製作衣類之人等亦加以
輕視。
一方面菩薩不見奴隸,彼云:「伽達哈迦不見,彼往何處?應速探尋!」於是遣
人向四方尋覓,彼等中一人恰往其處見彼,確實查明,自身故作不注意狀,歸來向
菩薩告知此事。菩薩聞知此事自思:「彼為不合法之事,予將往捕歸。」於是向王乞
暇,由多數之從者相伴出發,於是長者前往鄰近處之消息傳遍四方。伽達哈迦聞之
自思:「長者來矣!彼非為他事,必為予之事而來!予今若逃走,將不能再歸,將如
之何?否!予不能逃走,予有善策!予往主人之來路,為奴隸之行,請求寬宥。」於

453 是彼於彼時之後,於公眾之前作如是言曰:「其他之愚者,為自己之愚,不知父母之
德,彼等為食事時,不為敬禮,與父母一同進食。然予等於兩親為食事時,捧壺,
持唾盂,執水與扇而坐。」至於休息之時,彼持容水到暗處書寫說明奴為主人應為之
一切事務。
彼如是教導眾人後,當菩薩將來至近所時,彼向其翁舅(女父)云:「父親!予
之父為會貴君而來,請貴君準備軟硬二種食物,予持贈物先往途中迎接。」翁予承諾:
「甚善!」伽他哈迦持諸多之贈物,由多數從者相伴,於到達時,向菩薩敬禮,獻上
禮物,菩薩受取禮物與彼寒喧交談。朝食之時,張天幕以為休養,入於蔭涼處。伽
他哈伽遣從者使歸,自執水瓶,近於菩薩之前,為水之所作工作已,向菩薩跪拜而
言曰:「主人!予向貴君獻上貴君適意之財寶,伏請主人維護,勿使我失名譽!」菩
薩觀彼之善能精勵,心起柔善,對彼慰之曰:「汝勿畏怖!予不為汝之障礙物也。」
於是入於鄰村。
菩薩於彼處受非常之款待,而伽他哈迦亦不斷為其奴隸所應為之事。爾時菩薩
一時如意安坐,鄰村之長者云:「大長者!予拜見貴君之貝葉,是以將予女奉侍貴君
之子。」菩薩亦以伽他哈迦為己子,向長者作適當之愛語,使長者滿足。然自此以後,
菩薩見伽他哈迦,心中生厭。
某日菩薩呼長者之女近前云:「吾女!予之頭有蚤蝨否?試一觀之!」彼女近前
捕而立,菩薩語以愛語問曰:「如何?予子對汝於苦時或樂時,皆甚親切耶?汝二人

第十三章 吉祥草品 二三七
--------------------------------------------------------------------------
小部經典七 二三八

454 彼此之間和平度日耶?」女:「貴君之子別無其他缺點,唯對食物,常有不平之言,
實感困擾!」長者:「吾女!無論何時,此為彼之惡習所致,予今教汝使彼閉口之術,
汝須善記。吾子食時若云不平,汝依所教,立於其前唱偈一觀!」菩薩教偈,停留數
日,歸波羅奈而去,而伽他哈迦持諸多之軟硬二種食物隨行,多贈財物,禮拜而歸。
然自菩薩去後之日,彼極度傲慢。某日,長者之女運來種種之噉食,取匙捧獻,彼
又開始向彼女語食物之不平,長者之女,依近菩薩之所教,唱次之偈:
若到他之國 種種為大言
彼歸應破滅 伽他哈迦!取食勿多言
伽他哈迦自思:「此必長者告我之名,語彼女一切之事!」自此以後,再不對食
物說不平之語,依所與者而食。彼從其業報生於應生之處。

455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伽他哈迦是大言比丘,波羅
奈之長者即是我。」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