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尾本生經
Naṅguṭṭhajātaka (Ja 144)
(菩薩═仙人)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邪命外道所作之談話。昔日於祇園精舍
之後庭,住有多數之邪命外道,行種種之苦行。彼等苦行者,或蹲踞以支持身體,
或如蝙蝠吊掛於樹枝,或坐於荊棘之上,或以五火 1 焦身,乃至種種其他苦行。諸
多比丘等見之,往佛前詢問云:「世尊!此等苦行者依此等之苦行,有如何之利益
耶?」爾時佛言:「汝等比丘!依如是苦行,決不生善之結果。某賢人於前生,思欲
依此等苦行,生善之結果,持聖火往林間,然彼依供養聖火之力,未能出現何等之
功德利益,彼遂以水而消滅其火。而依凝聚思念,遂得通力與定力,得通力與定力,
生梵天界中。」於是為說過去之事。
494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之都治國時,菩薩生於某西北婆羅門之家,彼之
誕生日,彼之兩親點聖火為盛大之供養。彼十六歲之時,兩親呼彼近前使聞云:「吾
子!我等於汝誕生日點聖火供養。若汝思為在家生活,應學三吠陀;然欲赴梵天界,
第一五章 變色蜥蜴品 二八九
--------------------------------------------------------------------------
小部經典七 二九○
則執聖火前往林間,供養大梵天,點聖火不絕。供養大梵天,祈願其功德,則必生
梵天界中。」彼云:「予不欲思居家中!」於是彼執聖火赴林間,結一小庵,點聖火,
暫住林間。
然於某日,彼於村端,受一牛之供養。彼牽牛歸庵,爾時彼思:「如以此牛供養
聖火之神,豈非甚善?」然彼無鹽,彼思:「無鹽則神不食用,予往村中求鹽,向聖
火之神,獻鹽以漬肉!」彼將牛縛於其處,為求鹽向村落出發。
於彼離庵期間,一群獵師來至彼處,發現其牛,彼等將牛撲殺,烹調其肉,飽
食一餐後,將其尻尾、腳足與皮,撒散一邊,而將餘肉均收集而去。婆羅門不久歸
來,見尻尾等殘物,彼傾頭自思:「此聖火之神,對自己所屬之物,尚不能充分守護,
更何況彼能守護於予耶?彼無利益功德,而尊敬供養此聖火之神,實為無益之業。」
如是彼失去尊敬聖火神之心,彼云:「喔!聖火之神!汝自身之物尚不得守,況
守他人之我,將不可能。肉已失去,此等殘餘之物,尚請堪忍為宜!」彼於言語之間,
將尻尾等殘物,投向火神,唱次之偈:
汝無威力聖火神 幾多供物此處有
495 不過牛尾等祭贄 所食之肉今不在
牛尾等物請疾食
如是語畢,菩薩以水消火。而其後,彼出家為隱士之仙人,得通力與定力後,
生梵天界中。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消火之仙人即是我。」
註 1 五火為婆羅門所祀之聖火,第一、達區西那(祭壇火),為祭壇南側所祀之聖火。第二、
伽魯哈巴耶(傳統火),為由祖父至子孫代代相傳之聖火。第三、阿哈瓦尼耶(供養火),
為祭壇東側所祀之聖火。第四、薩布耶(世間火)。第五、阿瓦薩陀耶(家庭火)。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邪命外道所作之談話。昔日於祇園精舍
之後庭,住有多數之邪命外道,行種種之苦行。彼等苦行者,或蹲踞以支持身體,
或如蝙蝠吊掛於樹枝,或坐於荊棘之上,或以五火 1 焦身,乃至種種其他苦行。諸
多比丘等見之,往佛前詢問云:「世尊!此等苦行者依此等之苦行,有如何之利益
耶?」爾時佛言:「汝等比丘!依如是苦行,決不生善之結果。某賢人於前生,思欲
依此等苦行,生善之結果,持聖火往林間,然彼依供養聖火之力,未能出現何等之
功德利益,彼遂以水而消滅其火。而依凝聚思念,遂得通力與定力,得通力與定力,
生梵天界中。」於是為說過去之事。
494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之都治國時,菩薩生於某西北婆羅門之家,彼之
誕生日,彼之兩親點聖火為盛大之供養。彼十六歲之時,兩親呼彼近前使聞云:「吾
子!我等於汝誕生日點聖火供養。若汝思為在家生活,應學三吠陀;然欲赴梵天界,
第一五章 變色蜥蜴品 二八九
--------------------------------------------------------------------------
小部經典七 二九○
則執聖火前往林間,供養大梵天,點聖火不絕。供養大梵天,祈願其功德,則必生
梵天界中。」彼云:「予不欲思居家中!」於是彼執聖火赴林間,結一小庵,點聖火,
暫住林間。
然於某日,彼於村端,受一牛之供養。彼牽牛歸庵,爾時彼思:「如以此牛供養
聖火之神,豈非甚善?」然彼無鹽,彼思:「無鹽則神不食用,予往村中求鹽,向聖
火之神,獻鹽以漬肉!」彼將牛縛於其處,為求鹽向村落出發。
於彼離庵期間,一群獵師來至彼處,發現其牛,彼等將牛撲殺,烹調其肉,飽
食一餐後,將其尻尾、腳足與皮,撒散一邊,而將餘肉均收集而去。婆羅門不久歸
來,見尻尾等殘物,彼傾頭自思:「此聖火之神,對自己所屬之物,尚不能充分守護,
更何況彼能守護於予耶?彼無利益功德,而尊敬供養此聖火之神,實為無益之業。」
如是彼失去尊敬聖火神之心,彼云:「喔!聖火之神!汝自身之物尚不得守,況
守他人之我,將不可能。肉已失去,此等殘餘之物,尚請堪忍為宜!」彼於言語之間,
將尻尾等殘物,投向火神,唱次之偈:
汝無威力聖火神 幾多供物此處有
495 不過牛尾等祭贄 所食之肉今不在
牛尾等物請疾食
如是語畢,菩薩以水消火。而其後,彼出家為隱士之仙人,得通力與定力後,
生梵天界中。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消火之仙人即是我。」
註 1 五火為婆羅門所祀之聖火,第一、達區西那(祭壇火),為祭壇南側所祀之聖火。第二、
伽魯哈巴耶(傳統火),為由祖父至子孫代代相傳之聖火。第三、阿哈瓦尼耶(供養火),
為祭壇東側所祀之聖火。第四、薩布耶(世間火)。第五、阿瓦薩陀耶(家庭火)。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