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丹迦利王子本生經
Pādañjalījātaka (Ja 247)
(菩薩═大臣)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迦留陀夷長老所作之談話。某日,二
大弟子解釋了某一問題,比丘等對二長老讚美。迦留陀夷長老坐於一同之中,捲唇
相譏 1 曰:「彼等與我等同為一無所知。」長老等見此,起身而去,一座散會。法堂
第十章 豺品 二六五
--------------------------------------------------------------------------
小部經典八 二六六
中比丘等開始議論:「諸位法友!迦留陀夷非難二大弟子,捲唇相譏。」佛聞之曰:
「汝等比丘!迦留陀夷捲唇相譏他人之一無所知,非自今日始,前生即已如是。」
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264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為王俗事聖事之大臣。王有一王子名
帕丹迦利,具愚鈍之質,懶惰之身。後國王死,大臣等為王舉行葬儀,並就王子登
位事互相商談,並以此事通知王子。
菩薩云:「王子愚鈍懶惰,先行試驗而後登王位。」於是大臣等設法庭,王子坐
於其側。主持裁判事件而裁判故作不正,使物主誤取,向王子問曰:「我等之裁判是
否正確?」王子則捲唇相視。菩薩自思:「王子賢明,對我等不正之裁判,王子已知。」
於是唱第一之偈:
一 帕丹迦利有智慧 於一切物有勝光
是故彼示以捲唇 彼更有所見地耶?
後彼等又設法庭,就其他事件作正確之裁判,問王子曰:「大王以此為正確之裁
判耶?亡而王子再又捲唇相視。菩薩知其暗愚,唱第二之偈:
二 不知義不義 不知利不利
除捲唇之外 彼一無所知
大臣等知王子之愚,即使菩薩繼承王位。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帕丹迦利是迦留陀夷,而賢
明大臣即是我。」
註 1「捲唇」(ottham bhangjati)輕蔑他人時口作歪狀。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迦留陀夷長老所作之談話。某日,二
大弟子解釋了某一問題,比丘等對二長老讚美。迦留陀夷長老坐於一同之中,捲唇
相譏 1 曰:「彼等與我等同為一無所知。」長老等見此,起身而去,一座散會。法堂
第十章 豺品 二六五
--------------------------------------------------------------------------
小部經典八 二六六
中比丘等開始議論:「諸位法友!迦留陀夷非難二大弟子,捲唇相譏。」佛聞之曰:
「汝等比丘!迦留陀夷捲唇相譏他人之一無所知,非自今日始,前生即已如是。」
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264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為王俗事聖事之大臣。王有一王子名
帕丹迦利,具愚鈍之質,懶惰之身。後國王死,大臣等為王舉行葬儀,並就王子登
位事互相商談,並以此事通知王子。
菩薩云:「王子愚鈍懶惰,先行試驗而後登王位。」於是大臣等設法庭,王子坐
於其側。主持裁判事件而裁判故作不正,使物主誤取,向王子問曰:「我等之裁判是
否正確?」王子則捲唇相視。菩薩自思:「王子賢明,對我等不正之裁判,王子已知。」
於是唱第一之偈:
一 帕丹迦利有智慧 於一切物有勝光
是故彼示以捲唇 彼更有所見地耶?
後彼等又設法庭,就其他事件作正確之裁判,問王子曰:「大王以此為正確之裁
判耶?亡而王子再又捲唇相視。菩薩知其暗愚,唱第二之偈:
二 不知義不義 不知利不利
除捲唇之外 彼一無所知
大臣等知王子之愚,即使菩薩繼承王位。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帕丹迦利是迦留陀夷,而賢
明大臣即是我。」
註 1「捲唇」(ottham bhangjati)輕蔑他人時口作歪狀。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