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iputta | Suttapitaka | 糠腹辛頭馬本生經 Sariputta

糠腹辛頭馬本生經

Kuṇḍa­ka­kucchi­sin­dha­va­jātaka (Ja 254)

[菩薩=伯樂]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長老舍利弗所作之談話。某時,等
正覺者於舍衛城住雨安居,遊行終了再歸時,諸人自思:「予等應歡待客僧 1。」於
是向以佛為上首之僧團布施。精舍中之傳法僧 2 往各處,每數人比丘各依其希望分
與布施之物。
爾時,有一貧窮老婆,唯準備一人之份,中午之時,各人向比丘分配施物,派
送完畢,貧婆來至傳法僧之前云:「請為我分配一人比丘之施物。」彼云:「所有比丘
皆已分配完畢,今只長老舍利弗居於精舍,汝可分與長老。」彼女云:「謹遵臺命。」
心甚滿足,立於祇園精舍門首,於長老來時敬禮,由彼之手中取缽,導至家中,供
設座席。
「實則為一老婆,法將[舍利弗]於其家被供設座席。」此一風聲為多數誠篤信
心之人所聞。就中,拘薩羅國波斯匿王聞得其事,王曰﹕「我應向奉侍尊者之[老婆],

287 使著此衣服,使用此等金幣以作對長老之饗應。」於是將衣服與一千[金幣之錢袋]
一同放入充滿食物之器內,送與彼女。而如王之所為,有給孤獨、小給孤獨、及大
優婆塞衛薩伽亦各有贈送;又其他諸人各應自己財力,贈送百、二百之金幣。如此
唯一日間,老婆得[財富]十萬。長老啜彼女所與之粥,食彼女所作之飯食,表謝
意後,使彼女得預流果回歸精舍。
法堂中,比丘等就長老之美德,開始作如下之議論:「諸位法友!法將[舍利弗]
救老婆於貧困,為後援者,而由彼女所與之食物,不厭而食。」佛適出於其處問曰:
「汝等比丘!汝等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等云:「如是如是之語。」佛云:(汝等比
丘!舍利弗為此老婆之後援者,非自今日始之事,又由彼女與以食物不厭而食亦非
自今日始,以前亦曾食之。」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之都治國時,菩薩生於北國之商家,居於北國地方
之五百伯樂,帶馬來波羅奈販賣。
某伯樂帶五百頭馬,向波羅奈之大道而來。途中距波羅奈不遠處有一街,其處
嘗為大富豪商人所居,有大宅邸,家族漸次死亡,只有老婆一人生存,住其宅邸。
第一章 思惟品 一七
--------------------------------------------------------------------------
小部經典九 一八

伯樂到達其街,云:「支付宿金」,住其宅邸,將馬繫於一隅。恰於其日,彼之一匹
臨月牝馬產生一仔,彼逗留二三日後,欲往見王,帶馬出發。老婆向彼云:「請支付

288 宿金。」伯樂云:「謹遵臺命,現與支付。」老婆云:「汝如支付宿金,將此馬子送我,
可由宿金中扣除,如何?」伯樂依其所求而出發。老婆對此子馬懸念慈愛,如對己子,
與以絞碎炒熟食,殘飯及草,養育此馬。
其後,菩薩[伯樂]帶同五百頭馬來時,亦宿於老婆之家。當眾馬嗅到由以穀
糠為常食之辛頭駒 3 馬廄之臭味時,一匹馬亦不入其家。因此,菩薩問老婆曰:「老
婆婆!汝家有馬?」老婆:「只有一匹馬駒,予將此一匹駒,如同飼育我子。」菩薩:
「老婆婆!此馬現在何處?」老婆:「外出漫步 4。」菩薩:「何時歸來?」老婆:「恰到
歸來之時分。」菩薩待其駒歸來,將[自己]之馬繫於外邊,然後坐下,而辛頭駒恰
於此時漫步歸來。菩薩觀看穀糠腹之辛頭駒,計其諸相,自思:「此一辛頭馬有無限
之價值,予付老婆以代價,將其帶走。」辛頭馬進入家中自己之馬廄,一剎那間,他
之諸馬亦均進入此家。
菩薩逗留二三日,喜愛馬於出發時曰﹕「老婆婆!予付代價,請將此駒於我。」
老婆:「汝何出此言,使我賣子。」菩薩:「老婆婆!汝其食何物而養育?」老婆:「予

289 使其食飯、粥、炒飯、殘飯及草而養育。」菩薩:「彼入我手,使食美味,廄張天幕,
地敷毛氈。」老婆:「汝能如此,則予子幸福,請帶其行。」
於是菩薩將馬之四足、尾部、頭部、分別計值,置與合於六個[千金幣]錢袋,
使老婆著新衣,付裝飾立於辛頭駒之前。駒開眼見婆而流淚,然彼撫馬脊背曰:「我
已得養育金,我子!汝可去。」於是駒即出行。
翌日,菩薩為駒準備美味之食物,自思:「予今將試見駒是否真正知自己之力。」
於桶中注入糠汁與食。駒不食糠汁,[示意如言]:「予不食此食物。」菩薩為試彼而
唱第一之偈:
一 汝食草殘飯 汝食粥穀糠
此為汝常食 何以今不食
辛頭駒聞後,唱次之二偈:
二 種姓與行為 不為人所知
汝大婆羅門 粥穀糠已足
第一章 思惟品 一九
--------------------------------------------------------------------------
小部經典九 二○
三 然汝能知我 我為一良馬
我來知我力 不食汝穀糠

290 菩薩聞之曰:「我為試汝而為此,汝勿惱怒。」於是以美味使彼食之,而後帶彼
一同前往御苑。於一方之側,繫五百頭馬,他方之側,以美麗帳幔圍繞,下敷毛氈,
上張天幕,入辛頭駒於內。
王來見馬問曰:「此馬何故獨離?」菩薩:「大王!如不將辛頭馬單獨離置,則此
等之馬,將四散奔逃。」王問:「辛頭駒如是可觀耶?」菩薩:「如是,大王。」王云:
「如是,予將見其快速。」於是菩薩整備其馬而乘騎:「大王!請觀。」於是逐退諸人,
於御苑中跑馬。但見馬之連鎖圍繞之狀,使御苑全部不見間隙。菩薩又云:「大王!
請觀辛頭駒之速力。」再度奔馳,使人不能見出馬影。其次,再以紅布裹縛馬腹而馳,
則人人只能見有紅布。而彼馬奔馳於市內一庭園之蓮池水面,越過水面之時,蹄之

291 尖端無少許濕濡,更又乘越蓮葉之上時,竟無一枝蓮葉沉入水中。
如是顯示此馬非常之速力後,菩薩下馬,拍手而伸掌,馬走近前,四足併在一
起立於掌上。爾時,菩薩向王曰:「大王!依所有方法顯示其速力之時,即令大海之,
四周,對此馬而言,亦無所不及。」王甚滿足,與菩薩半分王國,為辛頭馬灌頂稱吉
祥馬。彼馬受王寵愛並大受尊敬,其廄建造之華麗有如王之寢室,以四種之香水塗
床,懸掛薰香多束及花環,上方鏤以金星之天蓋,四方圍繞華麗之幔帳;常點香油
之燈,大小兩便所置有黃金之器;彼所食者,唯適應王意之食物。
而此馬到來以來,全閻浮洲之主權,歸屬於王。王從菩薩之訓誡,為淨布施,
得生於天上。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有者為預流,有者為
一來,有者為不還──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老婆是此老婆,辛頭馬是舍
利弗,王是阿難,伯樂即是我。」
註 1 客僧者是 agantuka 之意譯。依照文字應譯為「向此方來者」,文脈之關係譯為客僧。
2 傳法僧為 dhammaghosaka-bhikkhu 之譯文,實即傳達說法事使命僧之意。
3 辛頭駒(Sindhava-potaka)譯為辛頭馬之子。
第一章 思惟品 二一
--------------------------------------------------------------------------
小部經典九 二二
4「漫步」為 caritam 之譯文,腳註為 khaditum,即「為食生草」,此譯後者較為妥當。今
按原文譯之。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