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本生經
Abbhantarajātaka (Ja 281)
[菩薩=行者]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舍利弗長老及耶輸陀羅長老尼與菴羅果
汁所作之談話。即正等覺者於毘舍離之重閣講堂轉勝法輪時,摩訶波闍波提憍曇彌
率五百釋迦族之女相伴而來,請佛許可懇願出家入團。爾後此五百之比丘尼受難陀
迦之教誨,得阿羅漢果。又佛在舍衛城近郊時,羅喉羅之母夫人自思:「予夫出家至
一切智者之位,予子亦出家同住於彼之近側。予於家內,何所作為?予亦出家往舍
衛城,與正等覺者及予子可不斷望看生活。」於是往比丘尼之草庵出家,與阿闍梨及
和尚俱,同往舍衛城。見佛與愛子後,住居於某尼寺,羅喉羅沙彌前往面見其母。
393 某日,長老尼罹患腹痛,於愛子來訪時,不能外出與彼會面,由他人出而宣告
不快之旨。彼往母處問曰:「我母有何需要?」母云:「愛子!予居家時,飲澆砂糖之
菴羅汁可以寧靜腹痛。然今為巡迴托缽生活,由何處得?」沙彌云:「予將得之持來。」
於是離去。
此具壽(羅喉羅)之和尚為法將舍利弗,阿闍梨為大目犍連,叔父為阿難,父
為正等覺者,彼實為一大幸運兒。雖然如此,彼不往他人之前,只往和尚之前敬禮,
作悲顏停立其側,爾時舍利弗長老向彼曰:「羅喉羅!何故作悲顏耶?」羅喉羅:「我
母為腹痛所惱。」舍利弗:「彼女何所需要?」羅喉羅:「飲澆以砂糖之菴羅汁,可以
快癒。」舍利弗:「善哉!予為得來,汝勿憂心。」
翌日,舍利弗伴羅喉羅入舍衛城,使沙彌坐於待客室中,己則進入王室。拘薩
羅王勸請長老入座,恰於此一剎那,花園之衛士持來一籠結實累累、純熟甘味之菴
羅果。王剝菴羅之皮澆以砂糖,親自壓碎,充實於長老缽中。長老由玉座往待客間,
付與沙彌云:「速持奉汝母。」彼持往奉獻,長老尼食畢,同時腹痛寧靜。
於是王亦遣人謂曰:「長老坐於此處未食菴羅之汁,汝往察看,究竟與他人與
否?」使者隨長老而往,得知此事,還來報王。王思:「若佛營家庭生活,佛為轉輪
第四章 正中品 一二三
--------------------------------------------------------------------------
小部經典九 一二四
王,羅喉羅沙彌為其寶皇太子,長老尼成其寶後宮,一切世界之支配權為彼等之物,
我等亦應須奉仕彼等而生活。今彼出家,住於我等近處之際,如惜物力,實為不適。」
自此以後,彼為長老尼不斷贈與菴羅果汁。
394 長老與耶輸多羅長老尼菴羅果汁之事,普遍為比丘之僧伽所知,某日,集於法
堂,開始議論:「諸位法友!舍利弗長老與耶輸多羅長老尼菴羅果汁,甚為滿足。」
佛來此處問曰:「汝等比丘!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云:「如是如是。」佛言:
「汝等比丘!舍利弗與羅喉羅之母菴羅果汁,甚為滿足,非自今始,前生亦為如是。」
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迦尸村某婆羅門家,達成年時,
於得叉尸羅修習學藝,居家為家庭生活。父母死後,入仙人出家之道,於雪山地方
獲得諸種神通及定力,為諸仙人之群圍繞,為一群之師。經長時之後,為得鹹味及
酸味,由山嶽地方降下,遊行到著波羅奈,在花園之中住宿。
但因仙人之群戒德光耀,震動帝釋之宮殿,帝釋熟思,知其原因:「予須荒廢此
苦行者之住所,如此則彼等之住所破壞,於混亂之中,不斷放浪於各處,不能得心
之平靜,如是則我如意得安。」「究應用何方法?」彼思種種方法之時,此一方法浮現,
彼思:「中夜警戒過後,予入王第一夫人寢室,停於虛空,予告彼女云;『貴婦人,
若汝得食正中一菴羅果之實,汝將能得轉輪王之兒。』王由夫人聞得此話,必為求
菴羅果之實,遣使至果樹園。爾時予使菴羅果消失,於是告王果樹園中無菴羅之實,
王問:『是誰食之?』『苦行者等食之。』王聞此必將鞭笞追放苦行者出園,如是使
彼等煩惱。」
於是彼於中夜警戒過後,入寢室立於空中,彼自身顯現天王之姿,向彼女交談,
說第一第二之偈:
395 一 正中有樹 食天果實
懷妊之女 生轉輪王
二 貴婦人!汝為王妃 受夫君寵
王將齎汝 正中之果
如是帝釋向夫人說此二偈,並諭彼女曰:「貴女勿懈,不可猶豫,明朝可告知大
王。」帝釋於是歸還住所。
第四章 正中品 一二五
--------------------------------------------------------------------------
小部經典九 一二六
翌日,彼女偽裝臥病,並示意於侍女等。王高張白色天幕,坐於獅子座上,觀
賞舞蹈,但不見王妃,王問侍女:「妃在何處?」「夫人臥病。」王往夫人處,坐於臥
榻之側,撫其背而問曰:「吾愛!汝何病?」妃:「大王!予無他病,予思食物。」王:
「欲思何物?吾愛!」妃:「正中菴羅之實,予君!」王:「正中菴羅之實在於何處?」
妃:「予君!正中菴羅之實,予亦不知。然予得此果實則有生命,如不能得,則無生
命。」王:「予將持來,汝勿憂心。」
396 王慰妃後起立,坐玉座呼集大臣等,王問:「妃欲願得正中菴羅之果,如何可
得?」「大王!二菴羅中間之菴羅,即為正中之菴羅,可遣人往果樹園持來正中之菴
羅,捧獻於夫人。」王云:「甚善!」「如此之菴羅持來。」遣人赴果樹園中。帝釋依己
之威力,如已食之狀,由果樹園消滅一切菴羅果實。諸人前來果樹園中,搜尋各處
巡迴幾遍,不能得一菴羅,歸來向王報告果樹園中無一菴羅之事。王:「誰食菴羅?」
使者:「苦行者等,大王!」王:「鞭笞行者等由園中趕出。」諸人:「善哉!」承諾王
命予以追趕。
帝釋之企圖成功,王妃則不斷臥床欲得菴羅果實,王則不知何術,集大臣與婆
羅門,王問:「正中之菴羅之事,汝等知之耶?」婆羅門等:「大王!正中之菴羅,乃
天人等之食物,我等聞傳言在雪山之黃金窟中。」王:「誰能持此菴羅歸來?」婆羅
門:「彼處非人所能往,可遣一鸚鵡之子是為良策。」
此時王宮有一鸚鵡之子,身體大如王子等車輪之轂,力強、賢明、巧於策略。
王伴彼來曰:「可愛之鸚鵡!予多施汝恩惠:住汝黃金之籠,以金色之皿,飼汝熬甘
味之穀物,飲汝砂糖之水,汝亦須為我等勉為一事。」鸚鵡:「吾王!請下命令。」王:
「可愛之鸚鵡!王妃欲望正中之菴羅,然彼菴羅在雪山之黃金窟中,彼為諸神之食
397 物,人不能往其處,因此,汝可持其實歸來。」鸚鵡:「善哉,大王!予將持歸。」
於是王對彼以金色燦爛之皿,饗以熬甘味之穀物,飲以砂糖之水,煮煉百次之
胡麻油塗其翼下,兩手取之,立於窗際,放之於天空。彼表忠誠於王,飛揚於天空,
起離人界,往於住雪山第一山洞鸚鵡之處尋問:「正中之菴羅,在於何處?教予彼之
場所。」彼等:「我等不知,第二山洞之鸚鵡容或知之。」彼由彼等聞之,由其處飛赴
第二之山洞,如是連訪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之山洞,彼處之鸚鵡亦均謂:「我等
不知,第七山洞之鸚鵡,容或知之。」彼往其處尋問:「正中之菴羅在於何處?」彼等:
第四章 正中品 一二七
--------------------------------------------------------------------------
小部經典九 一二八
「如是如是之處,位於黃金山洞中。」鸚鵡:「予為彼之果實而來,請導予往其處,而
由其處得出果實。」
彼等:「此為毘沙門大王之食物,不可能接近至其處,全樹由根以七層銅網作
牆,一千億之鳩槃荼羅剎守衛,如為彼等發現,即無生命。一劫之間火在續燃,如
無間地獄之狀。汝勿起往彼處之欲望。」鸚鵡:「若汝等不往,請對予說明場所。」彼
等:「汝可通過如是如是之處前往。」
依其說明,充分探求其路,往彼場所,晝間隱滅己姿,午夜警戒過後,羅剎等
陷於深眠之時,彼向近於正中之菴羅前進,由樹根之處,開始攀登。而銅網鳴聲大
398 作,羅剎等驚醒,見小鸚鵡:「此概為菴羅盜者。」與以拘捕,眾議紛紛,如何處置。
一人曰:「投入口中嚥下。」他之一人云:「以手捏碎散酒為粉。」又他之一人云:「分
割為二,燒於餘燼之上食之。」彼聞彼等評議處置之法,毫不恐怖,告彼等羅剎云:
「汝羅剎等!汝等為誰之臣下?」「毘沙門大王之臣下。」彼云:「汝等為一王之臣下,
予亦為一王之臣下。波羅奈王遣予為正中之菴羅而來,予彼時實已將予之生命捧獻
與王。實則為父母為主君捨生命者,無論何人,皆生天界,是故予亦由此鳥獸生活
解放而將生於天界。」於是說第三偈:
三 為主棄自己 盡命之英雄
彼得如何位 我亦與之同
彼依如是之偈為彼等說法。彼等聞法,乃甚滿足,皆云:「此乃適法者,不能殺
399 之,放彼歸去。」於是放開鸚鵡曰:「汝小鸚鵡!汝被解放,由我等之手安全飛去。」
鸚鵡:「予前來訪問,勿使空虛而歸,請與一菴羅之實。」羅剎:「小鸚鵡!與汝一果
實,並非我等之負擔,但此樹之果實附有記號而保存,一果實如不符合,我等即無
生命。何以故?毘沙門王如一怒睨視,投入燒鍋,千人之鳩槃荼鬼破碎散亂如胡麻
之狀,是故不能與汝。然可教汝得處。」鸚鵡:「可向何人求得?予之目的乃為果實,
請教予得處。」羅剎:「在此金山脈中有一拜火苦行者名光味,住於金得草庵。彼為
毘沙門王之寵臣,毘沙門王不斷贈彼以四果實,可往彼處求之。」
彼首肯贊成:「甚善!」即訪問至苦行者前,敬禮坐於一方。於是苦行者問:「由
何處來?」鸚鵡:「由波羅奈王處。」苦行者:「為何而來?」鸚鵡:「主上!我等之王
妃欲望純熟正中之菴羅,為此而來,然羅剎不自予我,遣來主上之前。」苦行者:「若
第四章 正中品 一二九
--------------------------------------------------------------------------
小部經典九 一三○
然汝坐,與汝。」毘沙門王贈彼四果,於是行者食二果,以一與小鸚鵡為食物。於食
畢之時,用細絲線將一果實繫於鸚鵡之頸上云:「汝去。」於是遣小鸚鵡行。彼運此
果,往奉王妃。彼女食果,滿足欲望,雖然彼女並未生子。
400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王妃是羅喉羅之母,鸚鵡
是羅喉羅 1,與熟菴羅果之苦行者是舍利弗,住果樹園之行者實即是我。」
註 1 底本及英譯為阿難,而德譯以為羅喉羅方可。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舍利弗長老及耶輸陀羅長老尼與菴羅果
汁所作之談話。即正等覺者於毘舍離之重閣講堂轉勝法輪時,摩訶波闍波提憍曇彌
率五百釋迦族之女相伴而來,請佛許可懇願出家入團。爾後此五百之比丘尼受難陀
迦之教誨,得阿羅漢果。又佛在舍衛城近郊時,羅喉羅之母夫人自思:「予夫出家至
一切智者之位,予子亦出家同住於彼之近側。予於家內,何所作為?予亦出家往舍
衛城,與正等覺者及予子可不斷望看生活。」於是往比丘尼之草庵出家,與阿闍梨及
和尚俱,同往舍衛城。見佛與愛子後,住居於某尼寺,羅喉羅沙彌前往面見其母。
393 某日,長老尼罹患腹痛,於愛子來訪時,不能外出與彼會面,由他人出而宣告
不快之旨。彼往母處問曰:「我母有何需要?」母云:「愛子!予居家時,飲澆砂糖之
菴羅汁可以寧靜腹痛。然今為巡迴托缽生活,由何處得?」沙彌云:「予將得之持來。」
於是離去。
此具壽(羅喉羅)之和尚為法將舍利弗,阿闍梨為大目犍連,叔父為阿難,父
為正等覺者,彼實為一大幸運兒。雖然如此,彼不往他人之前,只往和尚之前敬禮,
作悲顏停立其側,爾時舍利弗長老向彼曰:「羅喉羅!何故作悲顏耶?」羅喉羅:「我
母為腹痛所惱。」舍利弗:「彼女何所需要?」羅喉羅:「飲澆以砂糖之菴羅汁,可以
快癒。」舍利弗:「善哉!予為得來,汝勿憂心。」
翌日,舍利弗伴羅喉羅入舍衛城,使沙彌坐於待客室中,己則進入王室。拘薩
羅王勸請長老入座,恰於此一剎那,花園之衛士持來一籠結實累累、純熟甘味之菴
羅果。王剝菴羅之皮澆以砂糖,親自壓碎,充實於長老缽中。長老由玉座往待客間,
付與沙彌云:「速持奉汝母。」彼持往奉獻,長老尼食畢,同時腹痛寧靜。
於是王亦遣人謂曰:「長老坐於此處未食菴羅之汁,汝往察看,究竟與他人與
否?」使者隨長老而往,得知此事,還來報王。王思:「若佛營家庭生活,佛為轉輪
第四章 正中品 一二三
--------------------------------------------------------------------------
小部經典九 一二四
王,羅喉羅沙彌為其寶皇太子,長老尼成其寶後宮,一切世界之支配權為彼等之物,
我等亦應須奉仕彼等而生活。今彼出家,住於我等近處之際,如惜物力,實為不適。」
自此以後,彼為長老尼不斷贈與菴羅果汁。
394 長老與耶輸多羅長老尼菴羅果汁之事,普遍為比丘之僧伽所知,某日,集於法
堂,開始議論:「諸位法友!舍利弗長老與耶輸多羅長老尼菴羅果汁,甚為滿足。」
佛來此處問曰:「汝等比丘!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云:「如是如是。」佛言:
「汝等比丘!舍利弗與羅喉羅之母菴羅果汁,甚為滿足,非自今始,前生亦為如是。」
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迦尸村某婆羅門家,達成年時,
於得叉尸羅修習學藝,居家為家庭生活。父母死後,入仙人出家之道,於雪山地方
獲得諸種神通及定力,為諸仙人之群圍繞,為一群之師。經長時之後,為得鹹味及
酸味,由山嶽地方降下,遊行到著波羅奈,在花園之中住宿。
但因仙人之群戒德光耀,震動帝釋之宮殿,帝釋熟思,知其原因:「予須荒廢此
苦行者之住所,如此則彼等之住所破壞,於混亂之中,不斷放浪於各處,不能得心
之平靜,如是則我如意得安。」「究應用何方法?」彼思種種方法之時,此一方法浮現,
彼思:「中夜警戒過後,予入王第一夫人寢室,停於虛空,予告彼女云;『貴婦人,
若汝得食正中一菴羅果之實,汝將能得轉輪王之兒。』王由夫人聞得此話,必為求
菴羅果之實,遣使至果樹園。爾時予使菴羅果消失,於是告王果樹園中無菴羅之實,
王問:『是誰食之?』『苦行者等食之。』王聞此必將鞭笞追放苦行者出園,如是使
彼等煩惱。」
於是彼於中夜警戒過後,入寢室立於空中,彼自身顯現天王之姿,向彼女交談,
說第一第二之偈:
395 一 正中有樹 食天果實
懷妊之女 生轉輪王
二 貴婦人!汝為王妃 受夫君寵
王將齎汝 正中之果
如是帝釋向夫人說此二偈,並諭彼女曰:「貴女勿懈,不可猶豫,明朝可告知大
王。」帝釋於是歸還住所。
第四章 正中品 一二五
--------------------------------------------------------------------------
小部經典九 一二六
翌日,彼女偽裝臥病,並示意於侍女等。王高張白色天幕,坐於獅子座上,觀
賞舞蹈,但不見王妃,王問侍女:「妃在何處?」「夫人臥病。」王往夫人處,坐於臥
榻之側,撫其背而問曰:「吾愛!汝何病?」妃:「大王!予無他病,予思食物。」王:
「欲思何物?吾愛!」妃:「正中菴羅之實,予君!」王:「正中菴羅之實在於何處?」
妃:「予君!正中菴羅之實,予亦不知。然予得此果實則有生命,如不能得,則無生
命。」王:「予將持來,汝勿憂心。」
396 王慰妃後起立,坐玉座呼集大臣等,王問:「妃欲願得正中菴羅之果,如何可
得?」「大王!二菴羅中間之菴羅,即為正中之菴羅,可遣人往果樹園持來正中之菴
羅,捧獻於夫人。」王云:「甚善!」「如此之菴羅持來。」遣人赴果樹園中。帝釋依己
之威力,如已食之狀,由果樹園消滅一切菴羅果實。諸人前來果樹園中,搜尋各處
巡迴幾遍,不能得一菴羅,歸來向王報告果樹園中無一菴羅之事。王:「誰食菴羅?」
使者:「苦行者等,大王!」王:「鞭笞行者等由園中趕出。」諸人:「善哉!」承諾王
命予以追趕。
帝釋之企圖成功,王妃則不斷臥床欲得菴羅果實,王則不知何術,集大臣與婆
羅門,王問:「正中之菴羅之事,汝等知之耶?」婆羅門等:「大王!正中之菴羅,乃
天人等之食物,我等聞傳言在雪山之黃金窟中。」王:「誰能持此菴羅歸來?」婆羅
門:「彼處非人所能往,可遣一鸚鵡之子是為良策。」
此時王宮有一鸚鵡之子,身體大如王子等車輪之轂,力強、賢明、巧於策略。
王伴彼來曰:「可愛之鸚鵡!予多施汝恩惠:住汝黃金之籠,以金色之皿,飼汝熬甘
味之穀物,飲汝砂糖之水,汝亦須為我等勉為一事。」鸚鵡:「吾王!請下命令。」王:
「可愛之鸚鵡!王妃欲望正中之菴羅,然彼菴羅在雪山之黃金窟中,彼為諸神之食
397 物,人不能往其處,因此,汝可持其實歸來。」鸚鵡:「善哉,大王!予將持歸。」
於是王對彼以金色燦爛之皿,饗以熬甘味之穀物,飲以砂糖之水,煮煉百次之
胡麻油塗其翼下,兩手取之,立於窗際,放之於天空。彼表忠誠於王,飛揚於天空,
起離人界,往於住雪山第一山洞鸚鵡之處尋問:「正中之菴羅,在於何處?教予彼之
場所。」彼等:「我等不知,第二山洞之鸚鵡容或知之。」彼由彼等聞之,由其處飛赴
第二之山洞,如是連訪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之山洞,彼處之鸚鵡亦均謂:「我等
不知,第七山洞之鸚鵡,容或知之。」彼往其處尋問:「正中之菴羅在於何處?」彼等:
第四章 正中品 一二七
--------------------------------------------------------------------------
小部經典九 一二八
「如是如是之處,位於黃金山洞中。」鸚鵡:「予為彼之果實而來,請導予往其處,而
由其處得出果實。」
彼等:「此為毘沙門大王之食物,不可能接近至其處,全樹由根以七層銅網作
牆,一千億之鳩槃荼羅剎守衛,如為彼等發現,即無生命。一劫之間火在續燃,如
無間地獄之狀。汝勿起往彼處之欲望。」鸚鵡:「若汝等不往,請對予說明場所。」彼
等:「汝可通過如是如是之處前往。」
依其說明,充分探求其路,往彼場所,晝間隱滅己姿,午夜警戒過後,羅剎等
陷於深眠之時,彼向近於正中之菴羅前進,由樹根之處,開始攀登。而銅網鳴聲大
398 作,羅剎等驚醒,見小鸚鵡:「此概為菴羅盜者。」與以拘捕,眾議紛紛,如何處置。
一人曰:「投入口中嚥下。」他之一人云:「以手捏碎散酒為粉。」又他之一人云:「分
割為二,燒於餘燼之上食之。」彼聞彼等評議處置之法,毫不恐怖,告彼等羅剎云:
「汝羅剎等!汝等為誰之臣下?」「毘沙門大王之臣下。」彼云:「汝等為一王之臣下,
予亦為一王之臣下。波羅奈王遣予為正中之菴羅而來,予彼時實已將予之生命捧獻
與王。實則為父母為主君捨生命者,無論何人,皆生天界,是故予亦由此鳥獸生活
解放而將生於天界。」於是說第三偈:
三 為主棄自己 盡命之英雄
彼得如何位 我亦與之同
彼依如是之偈為彼等說法。彼等聞法,乃甚滿足,皆云:「此乃適法者,不能殺
399 之,放彼歸去。」於是放開鸚鵡曰:「汝小鸚鵡!汝被解放,由我等之手安全飛去。」
鸚鵡:「予前來訪問,勿使空虛而歸,請與一菴羅之實。」羅剎:「小鸚鵡!與汝一果
實,並非我等之負擔,但此樹之果實附有記號而保存,一果實如不符合,我等即無
生命。何以故?毘沙門王如一怒睨視,投入燒鍋,千人之鳩槃荼鬼破碎散亂如胡麻
之狀,是故不能與汝。然可教汝得處。」鸚鵡:「可向何人求得?予之目的乃為果實,
請教予得處。」羅剎:「在此金山脈中有一拜火苦行者名光味,住於金得草庵。彼為
毘沙門王之寵臣,毘沙門王不斷贈彼以四果實,可往彼處求之。」
彼首肯贊成:「甚善!」即訪問至苦行者前,敬禮坐於一方。於是苦行者問:「由
何處來?」鸚鵡:「由波羅奈王處。」苦行者:「為何而來?」鸚鵡:「主上!我等之王
妃欲望純熟正中之菴羅,為此而來,然羅剎不自予我,遣來主上之前。」苦行者:「若
第四章 正中品 一二九
--------------------------------------------------------------------------
小部經典九 一三○
然汝坐,與汝。」毘沙門王贈彼四果,於是行者食二果,以一與小鸚鵡為食物。於食
畢之時,用細絲線將一果實繫於鸚鵡之頸上云:「汝去。」於是遣小鸚鵡行。彼運此
果,往奉王妃。彼女食果,滿足欲望,雖然彼女並未生子。
400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王妃是羅喉羅之母,鸚鵡
是羅喉羅 1,與熟菴羅果之苦行者是舍利弗,住果樹園之行者實即是我。」
註 1 底本及英譯為阿難,而德譯以為羅喉羅方可。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