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iputta | Suttapitaka | 質多、三浮陀本生經 Sariputta

質多、三浮陀本生經

Citta­sam­bhū­ta­jātaka (Ja 498)

[菩薩═闡陀羅]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長老摩訶迦葉尊者前友誼非常良好之二
第十五篇 一七
--------------------------------------------------------------------------
小部經典十三 一八
人共住弟子所作之談話。此二人彼此食物分配不均不食,二人實有無上之親密;巡
迴托缽,亦必一同出發,一同歸來,決不各別單獨行走。比丘等坐於法堂讚嘆二人
之親密,佛出現於彼處問曰:「諸比丘!坐於此處有何語耶?」「如是如是。」佛言:
「諸比丘!此二人一生親密,不足珍奇,昔之賢人等,四生之間,相互不破友愛之情。」
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阿槃提國鬱闍尼之都,阿槃提大王治國時,當時鬱闍尼郊外有一闡
陀羅村,摩訶薩生於此村,另一人生為其母妹之子。彼一人名曰質多,另一人則名
三浮陀,二人成長後,二人熟習闡陀羅族世襲多波那技藝 1。某日彼等云:「今將在
鬱闍尼城門顯現技術。」一人於城之北門,一人於城之東門,各演其技藝。
於此市中有名提陀曼伽利佳之二少女 2,一人為富豪之女,一人為司祭官之女。
彼女等持多量之硬食及軟食等及華鬘香等謂往王苑遊玩,一人由北門,一人由東門
而出,二人均見闡陀羅子在演技藝 3,問彼為何人,聞是闡陀羅子,彼女等云:「今
見不應見之事。」二人以香水洗眼而返回。隨從人等云:「汝穢賤之闡陀羅奴,託汝

391 之蔭,使予等白得酒肉之食,不翼而飛。」於是將彼等兄弟痛襲 4。彼等遭遇慘烈之
打擊,待二人各恢復意識,醒覺起立,回返彼等之處,至某場所相遇,二人互告慘
痛之遭遇而悲泣。彼等自思:「此因自己生來卑賤,始遇如此之痛苦。今己不能再為
闡陀羅之工作,且置生來種姓之事,完成作一婆羅門,往得叉尸羅修習種種之技術。」
二人堅定決心往得叉尸羅而出發,於聞名四方高尚之阿閣梨門下,學種種之技術。
二人隱匿闡陀羅之生族,修得種種之技術,廣播聲名於閻浮提中。彼等二人質多賢
者技術修了,然三浮陀則尚未完畢。
於某日,一村人欲主辦與婆羅門辯論會,招待阿闍梨前往。然當夜降雨,道路
多有坑穴,翌朝晨起,阿闍梨喚質多賢者云:「予不能前往,汝率弟子等往,述祝福
之言語。汝等得物食之,予之部分請持歸。」語畢遣出,彼受命率弟子等出發。弟子
等於沐浴洗面之間,村中諸人,調製乳米,思已冷卻而放置,弟子等於尚未冷卻間
即入內就座。諸人施布施之水,置器皿於弟子等之前。三浮陀生性稍有朦朧,彼思

392 已冷,取乳米之塊入口,然其恰如熾熱之火球,燒傷彼口,彼混身顫抖,未思前後,
見質多賢者,以闡陀羅語云:「實為甚熱。」質多賢者亦於慌亂之中,未加正確思考,
同樣以闡陀羅語云:「吐出、吐出。」弟子等相互對視,彼此私語:「此為何種語言?」
第十五篇 一九
--------------------------------------------------------------------------
小部經典十三 二○
質多賢者述祝福之言語,當場無事完畢。弟子等歸來,此處一團,彼處一團而坐,
思考彼等之言語,終於明了為闡陀羅語言,於是罵曰:「此穢賤之闡陀羅奴,長久期
間,善圖詐為婆羅門。」於是將二人痛毆。其中有一心善之人,阻止彼等:「何至如
此?」「此為汝等生來之罪,汝等且去,往他處出家為生。」如是將二人遣送。一方弟
子等將二人為闡陀羅之緣由,告知阿闍梨。
二人入於森林出家,成為仙人。不久由彼處沒後,轉生入棲於尼連禪河岸牝鹿
胎。彼等由母胎出生後,一同行走,決不個別分離。某日彼等獲得食物,於某樹之
下,彼此頭角與鼻,緊緊相接,反芻而食,一獵師見之,放箭於一擊之下,均被射
殺。
彼等由彼處沒後,轉生入棲於耐秣陀鶚鳥之胎。又於彼處長大後,得來食
物,頭嘴互相接合而食,而為以網夾取鳥之男發現,一擊而掛於網夾之上被殺。
由此處沒後,質多賢者生為憍賞彌司祭官之子,三浮陀賢者不能全部依順
序回憶,彼只思出前四世闡陀羅之生活,而質多賢者則按順序,四生皆能憶起。質

393 多賢者十六歲之時,即出家入喜馬拉雅山為仙人,修行禪定與神通,住於禪定安樂
之生活。三浮陀賢者於父死後,立傘蓋而即王位。彼於立傘蓋慶祝之日,於多數諸
人中作慶祝之歌,心中感激而歌唱二偈。諸人聞云:「此為我等之王慶祝之歌。」於
是宮中之女官等,音樂師等均歌唱此歌,於是逐漸住於都中人等皆歌此王所愛好之
歌。一方質多賢者住於喜馬拉雅地方,彼思:「自己兄弟三浮陀未悉是否已得王之傘
蓋?」彼經熟思,知其已得。彼思:「此王年輕,今尚不能悟。年老之後,往彼之處
說法,使之出家。」於是五年之間,不往外出。彼於王所生王子及王女長大之時,以
神足由空中而來,降於王苑,坐於吉祥石之臺上,如黃金之像。爾時一青年拾薪而
歌王之歌,質多賢者喚彼,彼來至近前,問候而立。質多問彼云:「君由晨起,只歌
此歌,汝蓋不知其他之歌矣?」「尊者!其他之歌,予知之甚多。然此為吾王愛好之
歌,是故予歌此歌。」「然則已無返唱國王歌之歌唱者?」「尊者!已無返歌之歌唱者。」
「君能歌返歌之歌否?」「教之即能。」「如是,王如歌二歌,君請歌此第三之歌。」於
是教其歌後云:「請往國王之前歌之,國王歡喜,汝將得莫大之領地。」於是送彼歸
去。彼急往其母處,裝飾自己,著華麗之衣後,前往王宮之門,得獲向王稟報,有
第十五篇 二一
--------------------------------------------------------------------------
小部經典十三 二二

394 一青年,言欲與國王共同歌其返歌。「汝往。」彼得許可,來至王所,申致問候,彼
受王訊問:「汝謂能歌返歌?」「大王!誠然如是。請王集會侍臣大眾。」於是集合王
之侍臣,彼向王申述曰:「大王!請歌王之歌,然後予歌返歌。」於是王唱二偈:
一 人之一切業 所行皆有果
無論如何業 最後皆不空
吾見三浮陀 具有大威力
依其所行業 彼獲福之果
二 人之一切業 所行皆有果
無論如何業 最後皆不空
賢者如質多 實恐亦如斯
有如吾之事 彼有意滿時?
王歌終了,青年續歌唱第三之偈:
三 人之一切業 所行皆有果
無論如何業 最後偕不空
實則如斯事 王應知質多
有如爾之事 已成有意滿
王聞此唱第四之偈:
四 爾為質多耶 或聞彼人耶
又爾為何人 得能語彼事?
爾善為歌偈 於吾無疑處
優惠封土百 吾將授贈爾

395 於是青年唱第五之偈:
五 吾非為質多 吾聞彼之人
彼為一仙者 語吾此之義
王處歌返偈 王喜與爾惠
王聞此云:「此必為自己之兄長質多,速往彼處,與彼相會。」於是命令諸人唱
次之二偈:
六 美麗善造作 整裝備王車
第十五篇 二三
--------------------------------------------------------------------------
小部經典十三 二四
為象飾結紐 善緊繫首飾
七 擊打大小鼓 吹鳴法螺貝
善結最速車 吾今赴仙處
彼處坐仙者 吾與仙者會
彼如斯云畢,即乘優美之車,倉皇出發而去。於王苑入口停車,行近質多賢者,
問候坐於一偶。王充滿歡喜,唱第八之偈:
八 實則吾生活 獲得豐餘物
吾於廷臣中 善歌此諸偈
吾向有德人 歌此優仙者
放眼見四週 吾心娛極盛

396 彼由見賢者質多時,心中充滿歡喜,「予為兄長展席」,命令廷臣,續為種種而
唱第九之偈:
九 座水與足膏 吾為尊者用
吾等與施食 尊者請受之
如此親致歡迎後,欲以折半王國與賢者,唱次之一偈:
一○ 予建娛樂居 隨侍有女群
吾等統領土 慈愍與承諾
質多賢者聞王之言,為其說法唱次之六偈:
一一 王見惡行果 又見大行果
吾自行克制 不望子財獸
一二 此世人命壽 實有十十年 5
然未到極限 恰如斷蘆萎
一三 彼處何喜戲 何娛望何富
妻子於吾何?大王! 吾已脫繫縛
一四 此吾所了解 吾死不隨行
死魔所捉者 何娛何望富

397 一五 大王!人中最賤生 闡陀羅生者
人中之劣等 自為罪深業
第十五篇 二五
--------------------------------------------------------------------------
小部經典十三 二六
吾等實嘗住 闡陀羅胎者
一六 吾等闡陀羅 昔在阿槃提
尼連禪河畔 生於鹿母胎
耐秣陀河岸 生為鶚禽鳥
今我婆羅門 王生剎帝利

398 如是彼向王說過去之卑賤生及現在貴重之姓,更示以生命易過,使知福德之力,
唱下之四偈:
一七 命壽將運去 持續亦更短
老逝無可避 亦無所依處 6
般闍羅!吾為如是說 勿為與苦業
一八 命壽將運去 持續亦更短
老逝無可避 亦無所依處
般闍羅!吾為如是說 勿齎苦業果
一九 命壽將運去 持續亦更短
老逝無可避 亦無所依處
般闍羅!吾為如是說 穢業勿滿頭
二○ 命壽將運去 持續亦更短
老逝無可避 亦無所依處
般闍羅!吾為如是說 勿生地獄業

399 依摩訶薩之言,王甚滿足,唱次之三偈:
二一 爾言實真理 恰如仙者語
然吾愛欲深 比丘!如吾實難除
二二 恰如象落泥海中 眼邊見陸不能行
愛慾泥海吾落入 比丘之道不適從
二三 恰如父母教其子 彼之安樂將如何
尊者!如斯之事爾教吾 吾行之後可安樂
於是摩訶薩向彼云:
二四 棄去諸愛欲 若爾不敢為
第十五篇 二七
--------------------------------------------------------------------------
小部經典十三 二八
王!應具正供物 勿為不法者
應須多努力 正行勤布施
二五 使者環遊馳四方 勸請沙門婆羅門
奉仕彼等飲食物 衣藥乃至坐臥具

400 二六 信仰篤者施飲食 滿足沙門婆羅門
力之能限行布施 死無罪過生善趣
二七 王!縱若心誇爾領有 圍繞爾有侍女群
只此之偈心憶持 隨臣當中歌頌之
二八 無屋頂蓋臥野天 為乳育成運步行
身受野犬群圍繞 可謂今日之王尊
如此摩訶薩忠告王後云:「予唯忠告貴君而已,貴君出家與否,悉聽尊便,予從

401 予自身之業果而行。」於是昇入空中,足塵落於王之頭上往雪山而去。王亦見此,甚
實感動,於是將王國讓與長子,召集軍隊向雪山出發。摩訶薩知王之到來,彼由仙
人群圍繞,來與王一同登山,而使王出家,教遍處定。彼亦獲得禪定與神通──如
是彼等二人均往生梵天界。
結分 佛說此法語後,佛言:「汝等比丘!如此,昔之賢人等互三生四生,皆非
常親密。」於是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三浮陀賢者是阿難,質多賢者實即
是我。」
註 1 多波那(Dhopana)一種現技藝者。
2 提陀曼伽利佳(Ditthamangalika)為「常見吉祥女」之意。曾出於以前之本生譚。
3 此處於二門所起同樣之事件,於一次敘述,原文用複數形式。
4 實際為從兄弟
5 十十年(Dasa Vassadasa),依註釋為。Dasa-Vasadasa,即 Dasa-dasaka。1,Manda-
dasaka(無知之十年,一─一○)2,Khidda-dasaka(遊戲之十年,一一─二○)3,Van
na-d,(美姿之十年,二一─三○)4,bala-d(力量之十年,三一─四○)5,Panna-d,(智
慧之十年,四一─五○)6,hani-d,(減衰之十年,五一─六○)7,Pabbara-d, 劉印戶(老衰之

年,六○─七○)8,Vanka-d(腰屈之十年,七一─八○)9,momnuha-d(癡愚之十年,
第十五篇 二九
--------------------------------------------------------------------------
小部經典十三 三○
八一─九一)10,Sayana-d(床眠之十年,九一─一○○)。
6 最初之二句出自 Samyutta I、P.2。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