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iputta | Suttapitaka | 伏敵本生經 Sariputta

伏敵本生經

Jayad­disa­jātaka (Ja 513)

[菩薩═王子]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孝行之比丘所作之談話。此一譚與睒摩
賢者本生譚[五四○]相同。佛言:「昔賢人棄有金環飾之白傘蓋以養親。」於是為
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堪培拉國之北般闍羅之城有般闍羅王,彼第一妃女妊娠產一男子。然
於前生與妃同仕一夫之女忿怒,彼女曾立詛咒曰:「予必食汝所產之子。」彼女轉為
夜叉女,今得此機會,於妃之眼前,捕捉如鮮肉色之子,大口吞吃而去。妃二度產
子,仍如是被食。第三度妃入產室,護衛兵等圍繞宮殿看守,臨產之日,夜叉女再
度出現捕子,妃大聲呼叫:「夜叉女來。」手執武器諸人,聞妃之聲飛奔而來,追趕
夜叉女怪。夜叉女取得幼兒,無暇噉食而逃走,入下水渠。幼兒思夜叉女為其母親,
口啣彼女乳房,夜叉女頓生愛兒之情,往墓穴中,隱藏幼兒,加以看顧。自此以後,
幼兒漸次長大,彼女持來人肉與食,二人共食人肉而生活。兒童自己亦不知其為人,
自信為夜叉女之子,但彼不能棄自體消失身形。彼女為使彼能消隱身形,與彼一木
棍,彼依此木棍之恩蔭,得以消身隱跡,食人肉而巡迴各處。夜叉女往昆沙門大王
處問候,遂命終於其處。
其後妃產第四子時,夜叉女已死,其子得救。因末子為戰勝夜叉女之敵而生者,
命名為伏敵王子。彼成長後,達一切藝之奧義時,飾以傘蓋,統率王事。爾時菩薩
宿於伏敵王之第一妃之胎內而生,命名為不著敵王子,彼成長後,學諸藝而為副王。
此夜叉女之子其後大意疏忽,失去木棍,不能消身隱形,於墓所以現人形之姿食人。
人人見而恐怖,前來向王申告:「大王!一現形夜叉,於墓所食人之肉,逐漸進入市
中殺人而食。請與捕捉。」國王允諾,命令捕捉。軍隊出發,包圍墓所,夜叉女之子
裸大身體,恐怖死亡,彼哭泣而奔入眾人之中。諸人膽怯畏懼,「夜叉前來,」分二
組逃散。夜叉亦由其處逃入森林。於是二度人行通路,不能通過。彼以通路之大森
林為根據,由路行諸人中捕捉一人入森林中,殺而食之。彼則居住於一尼拘律樹根
第十六篇 一六一
--------------------------------------------------------------------------
小部經典十三 一六二
之下。
爾時率領商隊之婆羅門,以千金與森林看守人,引導五百之車通過其路。然此
夜叉吼叫奔出,人人畏怖,均匍匐而臥。夜叉捕捉婆羅門逃出,放置於木墩之處,
但為守衛人追及,於是棄婆羅門而走,往自己所住之樹根處而臥。
彼於其處寢第七日,伏敵王命令狩鹿而出都。王恰於出都之時,有於得叉尸羅

23 名難陀之孝親婆羅門,攜來各值百金價之四偈,請王過目。王即折返云:「予依偈聽
命。」授彼以住宅,又出發狩獵,對眾宣稱:「凡來鹿由其側逃脫,則取其首。」
爾時躍起一鹿,直向王之方向逃竄而去,大臣等大聲嘲笑。王取劍追鹿,來至
三由旬之所時,以劍擊打,分鹿為二,用木棒擔吊而歸,到達夜叉所坐之場所,坐
於突婆草上稍息,又開始行路。而夜叉忽然跳出向王云:「汝往何處?汝為予之食
餌。」彼捉住王手唱第一之偈:
一 今第七日食事日 實時甚久得大餌
汝來何處為何者 依汝生知可語我
王見夜叉恐怖,雙股戰慄,不能逃脫,於是振起勇氣唱第二之偈︰
二 般闍羅王出狩鹿 予名伏敵若汝聞
予為山林巡迴者 食此斑鹿放予行

24 夜叉聞此唱第三之偈:
三 汝今奉獻我之物 汝謂斑鹿我餌食
先食斑鹿後食汝 彼此今非議論時
王聞此,思起難陀婆羅門唱第四之偈:
四 有購物事予非逃 予去再來汝送予
予嘗約施婆羅門 為守真實再歸來
夜叉聞此唱第五之偈:
五 大王!汝之死期已達近 今有何業汝煩勞
為思急來請告我 放汝之事我能為

25 王述緣由唱第六之偈:
六 予與婆羅門有約 財施之約尚未果
婆羅門約完果後 予守信實再歸來
第十六篇 一六三
--------------------------------------------------------------------------
小部經典十三 一六四
夜叉聞此唱第七之偈:
七 汝與婆羅門有約 財施之約尚未果
婆羅門約完果後 汝守真實再歸來
如此云後,於是夜叉放王。王被放云:「汝勿憂心,予於天明即行歸來。」王依
路標回歸自己營舍,隨從軍隊入都。王呼難陀婆羅門至,就千金之座聽彼之偈,然
與四千金,使乘馬車:「送此人回得叉尸羅。」王命僕役送婆羅門。王於次日思欲歸
夜叉之前,呼其子至,作如次之教言。
為說明此意,佛唱次之二偈:
八 如彼諸欲如意人 逃脫凶人到己家

26 婆羅門約完果後 告教其子不著敵
九 今日汝即就王位 對他人人行正法
國土勿有不法輩 予今將去兇人前
王子聞此唱第十之偈:
一○ 我今難止王御足 王為何事我欲聞
王今使我就王位 無王我不欲王位
王聞此唱次之偈:
一一 愛兒!無論依行或依語 不相應事予不憶
只與兇人有預約 予守真實再歸去

27 王子聞此唱偈云:
一二 王止此處我欲行 由彼得生無免者
大王!王若行時我亦行 如斯兩者皆非命
王聞此唱偈云:
一三 愛兒!如此實為善人法 然予較死猶為苦
斑足夜叉捕捉法 焙烤食時刺銳木
王子聞此唱偈云:
一四 我以生命代王命 王勿往赴兇人前
如斯我代王赴死 禮讚我死為王生

28 王聞此時,知王子之力,王與許可:「善哉!汝行。」彼拜別雙親離都去。
第十六篇 一六五
--------------------------------------------------------------------------
小部經典十三 一六六
佛說示此意唱半偈:
一五 彼向父母頂禮足 1 王子自此勇起立
於是彼與雙親、妹、妻、諸大臣一同出城,彼出城向父問路,十分了解之後,
並對他人等訓誡,彼如大膽有鬣之獅子,登路指向夜叉之棲處而出發。母見彼去,
身體不支倒臥於地上,父則擴展雙手大聲而泣。
佛說明此意,唱次之半偈:
一五 彼母悶絕倒地上 2 彼父展手為哭泣
說示半偈已,父為彼掬誠祈禱,母妹妻為作真實之誓願,唱次之四偈:
一六 父王知彼已行去 背顏合掌祈諸神
婆樓那王蘇摩王 生主月神與日神
此等諸神皆守護 愛兒!汝得逃脫安穩歸

29 一七 檀特山中王子入 母向拉瑪神祈安
諸天憶我真實語 愛兒!汝得逃脫安穩歸
一八 無論於公或於私 兄王!無最於汝我心憶
諸天憶我真實語 兄王!汝得逃脫安穩歸
一九 予夫對我無異心 使予心中不起憎
諸天憶我真實語 吾夫!汝得逃脫安穩歸

30 王子依父之指示向夜叉棲處之道路行進。夜叉自思:「王族之人,非常難測,究
為何事,不得而知。」彼攀登樹上切盼張望,彼見王子前來:「父歸而子來,彼無恐
怖之事耶?」夜叉由樹降下,向彼以背而坐。王子來至夜叉之前而立,夜叉唱偈曰:
二○ 高直麗顏何處來 汝不知住林中我
汝知我為兇猛人 誰願安全來此所?
二一 猛者!我知汝為兇猛人 汝住林中我不知
我為伏敵王之子 今得父許為汝食
於是夜叉唱偈:

31 二二 我知汝為伏敵子 汝等兩者面貌同
釋放汝父汝願死 如此極為難為事
於是王子唱偈曰:
第十六篇 一六七
--------------------------------------------------------------------------
小部經典十三 一六八
二三 我願己死父之許 予思此亦無難事
依母之故赴來世 我有快樂之天界
夜叉聞此問曰:「王子!世間無不怖死之生物,汝何無怖耶?」彼向夜叉教說,
唱次之二偈︰
二四 無論於公或於私 身無邪業予心憶
我為已悟生死者 此世來世皆如是
二五 汝大偉力者 今日請食我
我死弔我身 我由樹投下
如意食我肉。

32 夜叉聞彼之言,心起恐怖,彼思︰「此人之肉,予不能食,以某種方便,使之逃
走。」於是唱次之偈:
二六 王子!因汝喜為此 為救父棄命
汝速往林中 折薪點燃火
彼依言行近夜叉。
為說明此緣由,佛更唱他偈:
二七 王子勇起立 集薪點大火
向彼為報言 今設大火聚
夜叉見王子燃火歸來:「此人乃人間之獅子,死對彼猶無所懼,予至今未見有此
大膽人。」彼生恐怖,身毛皆豎,彼頻頻見視王子而坐。王子見夜叉之狀唱偈曰:
二八 汝暴力之徒 今日即食我

33 如何身毛豎 汝言一一行
食我如汝望
爾時聞彼言,夜叉唱偈云:
二九 如是之人不可食 身立正業語真實
年幼富有慈悲心 我食此人頭碎裂
王子聞此云:「若汝不欲食我,何故折薪燃火耶?」夜叉答曰:「予為試汝逃跑與
否。」王子云:「汝今更如何能得試我,我於受生為畜生之時,對帝釋天王亦不許可
試驗自己。」於是唱偈云:
第十六篇 一六九
--------------------------------------------------------------------------
小部經典十三 一七○
三○ 我為兔時捨己身 帝釋曾為婆羅門
兔被尊為月天子 今汝夜叉不如願

34 夜叉聞此,釋放王子而唱偈:
三一 恰如脫出羅喉口 輝月放光十五夜
大威神力堪培拉 汝脫凶人有光輝
汝父與母皆歡喜 汝之親族皆快樂
夜叉云:「大勇者!汝請行。」彼放免大士。大士使夜叉鎮靜,授彼五戒後,思
對彼作一試驗:「夜叉之眼赤而不瞬,身不見影,亦無恐怖,然此物非夜叉乃為一人。
據聞予父有兄長三人,為夜叉女所取,其中二人被食,一人以親子之愛養育,此必
彼也。予伴此者往與父言,立彼為王位。」於是向夜叉云:「據我觀察,汝非夜叉,
汝乃予父之兄。汝可與我同行,入我家族,與汝白傘,立為王位,」然對方曰:「予
非人也。」「汝不信予言,然則汝有可信者耶?」答曰:「此處有一天眼通之苦行者。」
於是伴彼同往其處。苦行者一見之下云:「汝等父子何為彷徨於森林之中?」當下即
指出二人之骨肉關係,如是此人鬼始信彼言。於是彼云︰「汝應行矣!予之一身受
二重之生,王位於我,竟無何益,予今出家。」彼向苦行者之前,為苦行之出家,於
是王子向彼拜別而回歸都城。
佛為說明此意唱次之偈:
三二 於是剛勇之王子 合手執取凶人手
安穩逃脫樂無病 王子回歸堪培拉
王子到達都城時,佛為向城中之人等說明所為之事,唱最後之偈:
三三 都人乃至地方人 乘象乘車或徒步
合掌敬禮向王子 汝行難行之事果
王聞王子歸來,前往相會。王子與眾多之伴侶前往拜王,於是王問王子:「汝如
何由彼食人鬼處得以逃脫?」王子:「父王!彼非夜叉,乃父王之兄,予之伯父。」於
是完全語其詳細經過後云:「父王!必須與伯父相見一面。」王立即巡迴鳴鼓,攜多
數之伴侶來苦行者之所。大苦行者詳細說明彼夜叉女將子帶去不食而養育,成為夜
叉,王與夜叉子乃骨肉之親。王云:「兄王!請就王位。」「大王!不也,我已滿足。」
「如是請往住予之樂苑,予與兄王四種之必需品。」「大王!不可。」於是王於彼等苦
第十六篇 一七一
--------------------------------------------------------------------------
小部經典十三 一七二
行者之道院附近山間,造一臨時之屋舍,掘大池開闢水田,引來富家千戶,起大村

36 落,以便向苦行者為施食之事,其村後日成小劍摩瑟曇村。依須陀須摩大士馴伏兇
人之場所稱之為大劍摩瑟曇邑。
結分 佛說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孝親之長老達預流果
──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兩親是大王之一家,苦行者是舍利弗,兇人是
指鬘大盜,妹是蓮華色,第一妃是羅喉羅之母,不著敵王子即是我。」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