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須陀蘇摩王本生經
Cūḷasutasomajātaka (Ja 525)
[菩薩═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出離波羅蜜所作之談話。現在本譚與大
那羅陀迦葉本生譚[第五四四]相同。
主分 昔日波羅奈稱為善見之都,梵與王住於其處。菩薩出生於第一妃之胎,
彼之面容有如滿月之光彩,於是彼被命名為月[蘇摩]王子。彼達識別事物之年齡,
具有遇事好問之習慣,於是彼以多聞之月[須陀蘇摩]而知名 1。達成年後,彼往
得叉尸羅修習學藝歸來,由父王讓與白傘 2,正當治。彼之王權,實甚優秀,彼
自月[闡陀]王妃以下有一萬六千之婦女。
其後,養育子女之後,彼厭於家庭之生活,思欲入森林出家。某日,彼向理髮
第十七篇 六三
--------------------------------------------------------------------------
小部經典十四 六四
師云:「予之頭上如有白髮,,請告知於予。」理髮師承諾王言,其後發現白髮,彼告
於王,王曰:「將其拔下,置予掌中。」理髮師以黃金之鑷拔取,置於王之掌上。王
見此驚恐︰「予之身體負於年齡。」於是取其白髮下殿,於大眾人等所見之處,設王
178 座而就座。呼喚自將軍以下八萬諸大臣,司祭以下六萬婆羅門等,及其他之都人村
人諸人等前來,謂曰:「予之頭生白髮,已為老人,希知此我將出家。」於是唱第一
之偈:
一 予之都人諸朋友 敬告大臣及議員
予之頭上生白髮 自今予將願出家
大眾聞此,均皆喪膽而唱偈曰:
二 無理由事如何宣 大王!妃等胸中如箭穿
王之綵女有七百 如何成行彼女等
於是大士唱第三之偈:
三 彼女等可認此事 年尚幼者侍他人
予之憧憬在天上 緣此之故予出家
179 大臣等不能向王作答,往王母后之處說明此事。王母急來其處問曰:「汝欲出家
之事為真實耶?」王母唱次之二偈:
四 月!予為汝之母 使予興悲嘆
不顧而出家 王!予未得良子
五 月!汝為我生產 使予興悲嘆
不顧而出家 王!予未得良子
菩薩對母雖如此之悲嘆,亦不答一言,母啜泣不止,退於一方。於是告知父君,
父來先唱一偈:
六 所謂法者何 月!何名為出家
王!吾等垂老矣 出家而不顧
大士聞此默然不語,於是父對彼曰:「月!汝縱對父母無有愛情,汝之子女人數
眾多而年幼,汝若不在,不能生活。汝俟彼等成長後再行出家。」於是唱第七偈:
180 七 汝有多兒等 幼小未成年
不見以甘語 彼等思逢苦
第十七篇 六五
--------------------------------------------------------------------------
小部經典十四 六六
大士聞此唱偈曰:
八 此等幼兒女 美麗未成年
一總如卿等 不久相別離
大士為如是之言,為父說法,父聞彼之說法,默然不語。然後通知彼之七百綵
女,彼女等下殿至彼之側,抱彼之足踝悲嘆而唱偈曰:
九 汝之心腸狠 亳無悲傷心
王!不顧出家去 予等甚悲泣
大士見彼等投身於自己之足下,聞悲嘆之聲,唱次之偈:
181 一○ 予非心腸狠 亦有悲傷心
憧憬望天上 以故予出家
然後彼等通知彼之第一妃。彼女妊娠身重,將近臨月,前來禮拜大士,立於其
側而唱次之三偈:
一一 月!予為汝之妻 予心甚悲嘆
不顧出家去 王!予未得良夫
一二 月!予為汝之妻 予身妊娠重
不顧出家去 王!予未得良夫
一三 胎兒已成熟 產前且勿去
一人為寡婦 勿使日後苦
於是大士唱偈曰:
一四 胎兒如成熟 希具美容姿
182 如產為男子 遺彼予出家
彼女聞彼之語,悲痛不堪,彼女云:「大王!以今為限,予等已再無好運。」彼
女以兩手撫胸,拭淚而大聲揚泣。大士勸慰彼女而唱偈:
一五 月妃!勿憂汝勿泣 眼似森闇葉 3
且上宮殿中 予即將離去
彼女聞彼之語悲痛不堪,登上宮殿,哭泣而坐。此時菩薩之長子發現彼女,驚
訝而問曰:「我母何故哭泣而坐?」而唱偈曰:
一六 母!何人逆汝氣 何故汝哭泣
第十七篇 六七
--------------------------------------------------------------------------
小部經典十四 六八
指名親族中 強使吾得見
何人取傷汝 吾將格殺彼
妃於是唱偈曰:
183 一七 國王逆予氣 汝不能殺彼
子!汝父對予言 不顧將離去
長子聞母妃之語:「母!是何言耶!如是予等豈非為無依之身耶?」彼悲嘆而唱
偈:
一八 曾乘車出園 乘醉象而戰
多聞月出家 予今將如何
爾時彼弟方七歲,見二人哭泣,來至母側之近前,問曰:「母親何故哭泣?」彼
聞其故云:「母停止哭泣,予不許父出家。」彼勸慰二人後,與乳母一同下殿往父王
之所:「父王!汝厭予等,汝言棄置予等出家,予不許父王出家。」彼緊抱其父之首,
而唱偈曰:
一九 吾母甚悲泣 長兄亦不愉
吾今執汝手 不許汝離去
184 大士自思,此子乃使予困擾之物,將用如何之方便退之,於是向乳母曰:「此大
摩尼寶珠,予今與汝,請抱此兒,勿使予困擾。」彼自己不能退兒之手,因此向彼女
為贈物之約束,而唱偈曰:
二○ 乳母汝起立 他所伴王子
予欲昇天界 勿使遮予行
彼女受取贈物,勸慰王子伴往他處,心中悲嘆而唱偈曰:
二一 捨棄光寶珠 對予成何用
吾王今出家 王子奈若何
爾時大將軍自思:「國王陛下自思:『予之財寶過少』,予將說明多寶之事。」彼
起立向王禮拜而唱偈曰:
二二 王汝庫甚大 王汝倉充實
汝克取大地 大王!且娛勿出家
王聞此唱偈曰:
第十七篇 六九
--------------------------------------------------------------------------
小部經典十四 七○
二三 予之庫甚大 予之倉充實
予克取大地 遺此予出家
185 庫拉瓦達那長者聞此,於王將離去時,前來向王禮拜而唱偈:
二四 吾亦多財寶 大王!吾不能數算
一總獻與汝 大王!且娛勿出家
大士聞此,以偈答曰:
二五 汝之財寶夥 庫達拉瓦那!予受汝獻納
憧憬望天上 依此予出家
庫達拉瓦納聞此而去,王呼其弟須摩達多近前謂曰:「吾弟!予如入籠之野雞,
頗感嫌厭,對家庭生活思感不滿。今日予將出家,汝可治國。」彼讓渡王位而唱偈曰:
二六 須摩達多!嫌厭氣生起 不滿念壓予
障礙亦還多 出家自今日
須摩達多聞此,自思亦欲出家,今為說明而唱一偈:
二七 此為汝喜所 須陀蘇摩!今日汝出家
無汝不堪能 我亦欲出家
然須陀蘇摩王拒彼而唱半偈:
二八 鄉間無炊食 汝不可出家
186 大眾諸人聞此,齊伏於大士之足下唱次之半偈:
吾王今出家 吾等將如何
於是菩薩曰:「汝等且止勿憂,縱予永久生活,不久亦須與汝等告別。有為之諸
行皆無常住者。」於是為大眾說法而唱次之諸偈︰
二九 生命將逝去 如篩中少水
生命如是短 懶惰非其時
三○ 生命將逝去 如篩中少水
生命如是短 愚人反懶惰
三一 彼等增奈落 畜生餓鬼界
渴愛所絆縛 亦增修羅群
187 大士如是為大眾說法終了,登上布婆伽宮殿,立於第七階之上,以刀斷髮髻曰:
第十七篇 七一
--------------------------------------------------------------------------
小部經典十四 七二
「予與汝等為無任何緣者,各各可取王位。」於是將頭纏之飾與髮髻一同投向大眾之
當中,大眾諸人接取後,翻轉於地上而悲泣。而於彼處升起大片之塵雲,立於後方
人等見此悲嘆曰:「王斷髮髻與頭飾一同投向大眾之當中,為此近殿處而起塵雲。」
於是唱偈:
三二 布婆伽宮近 平地揚塵雲
譽高吾法王 斷髮將離宮
大士遣一從者持出家之道具前來,使理髮師剃去鬚髮,置飾身之具於寢床之上,
割去赤布之邊緣,著黃色之衣,將土製之缽,掛於左肩之上,手攜一杖,於屋上之
廣場各處來往巡視之後,下降宮殿,步入街路之中,然彼離開時,無人知其行蹤。
此時七百之剎帝利族出身之少女等,登上宮殿,見彼不在,惟餘裝飾之品,由
宮殿下,往一萬六千婦人之所曰:「汝等重要之主人須陀蘇摩大王已出走出家。」於
188 是七百少女揚聲悲泣而外出。此一瞬間,大眾諸人知王出家之事,都中之人震撼,
皆云:「大王出家出走。」於是均集於王宮之門前。大眾皆曰:「王在此處,王在彼處。」
王宮到處凡王所使用之處,各各處所無不尋盡,不見王姿,於是大眾悲嘆徘徊觀望,
唱次等諸偈:
三三 此彼黃金殿 散落撒花環
此處王逍遙 婦女等為伴
三四 此彼黃金殿 散落撒花環
此處王逍遙 親族群為伴
三五 此彼黃金閣 散落撒花環
此處王逍遙 婦女等為伴
三六 此彼黃金閣 散落撒花環
此處王逍遙 親族群為伴
三七 此彼無憂樹 結成森林地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此處王逍遙 婦女等為伴
三八 此彼無憂樹 結成森林地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第十七篇 七三
--------------------------------------------------------------------------
小部經典十四 七四
此處王逍遙 親族群為伴
三九 此彼之御苑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樹木葉常青]
189 此處王逍遙 婦女等為伴
四○ 此彼之御苑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樹木葉常青]
此處王逍遙 親族群為伴
四一 迦尼割羅林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樹木葉常青]
此處王逍遙 親族群為伴
四二 迦尼割羅林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樹木葉常青]
此處王逍遙 親族群為伴
四三 波吒梨林中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樹木葉常青]
此處王逍遙 婦女等為伴
四四 波吒梨林中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樹木葉常青]
此處王逍遙 親族群為伴
四五 此彼菴羅林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樹木葉常青]
此處王逍遙 婦女等為伴
四六 此彼菴羅林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樹木葉常青]
此處王逍遙 親族群為伴
四七 蓮池花覆水 禽類群聚集
此處王逍遙 婦女等為伴
四八 蓮池花覆水 禽類群聚集
第十七篇 七五
--------------------------------------------------------------------------
小部經典十四 七六
此處王逍遙 親族群為伴
以此等偈悲歎而徘徊。
190 如此方方處處悲嘆觀望,大眾復來王宮之庭,唱偈曰:
四九 確實吾王真出家 須陀蘇摩捨王國
持杖身著黃色衣 一人遊行唯如象
於是人人棄捨各自家中財產,執子女等之手,往菩薩之所而來;同時父母、妻
子、一萬六千之舞女亦一同前來,都中宛然全部皆空。地方之住民等亦隨後而至。
菩薩由綿長十二由旬行列之眾相伴,往雪山之方而去。
爾時帝釋天知彼出城,呼毘首羯磨近前,命令遣派云:「毘首羯磨!須陀蘇摩王
191 如願出城,彼需用居所,集團過大,汝往雪山地方,於恆河岸邊,為彼等建長三由
旬,幅五由旬之道院。」毘首羯磨依命而為,於道院之中準備出家之道具,設一人通
行之道路,然後歸往天上界而去。
大士尋覓道路,進入道院,自己先行出家,然後其他諸人出家,如是大眾出家,
三十由旬之場所一時充滿。至如毘首羯磨建造道院之方法及大眾諸人出家之狀況,
乃至菩薩如何整頓道院,一如護象本生譚[第五○九]所述可知。
大士對有起欲念或邪念者,則飛至虛空,往其人之處而來,於空中結跏趺坐垂
訓,唱次之二偈。
五○ 昔曾喜為戲 笑事勿回憶
勿為愛欲毀 樂至善見城
五一 無分晝與夜 增修慈愛心
善業人住處 往至天上都
192 此仙眾守彼之訓,皆趣梵天之世界,此皆於護象本生譚中敘述可知。
結分 佛說此法語後,佛言:「汝等比丘!如來非自今始,前生既已遂其大出城
之願行。」於是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父母是大王之一族,闡陀妃是羅喉羅
之母,長子是舍利弗,季子是羅喉羅,乳母是久壽多羅,庫拉瓦達那長者是迦葉,
大將軍是目連,須摩達多王子是阿難,須陀蘇摩王即是我。」
註 1 須陀蘇摩(Sutasoma)suta 聞,即好聞之蘇摩(月)之意。
第十七篇 七七
--------------------------------------------------------------------------
小部經典十四 七八
2 白色之大傘,王位之象徵。
3 眼似森闇葉,(Vanatimira–matta–ahkhi)Vanatimira 闇森之意。Matta 醉或量之意,
Akkhi 眼之意。依註釋書之解釋 1 Girikannika smananetta(等於山耳之眼)。2 Kavil
aratambakhi 日(有如紫檀花銅色之眼)。英譯 With eye like ebany flower 或即依此而
來。德譯 Mit waldsduuklme Augem(具有闇森之眼)。在 PIS、Dictanary 中,
Matta 訂正為 Patta 為「如闇森葉之眼」。本文即依此。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出離波羅蜜所作之談話。現在本譚與大
那羅陀迦葉本生譚[第五四四]相同。
主分 昔日波羅奈稱為善見之都,梵與王住於其處。菩薩出生於第一妃之胎,
彼之面容有如滿月之光彩,於是彼被命名為月[蘇摩]王子。彼達識別事物之年齡,
具有遇事好問之習慣,於是彼以多聞之月[須陀蘇摩]而知名 1。達成年後,彼往
得叉尸羅修習學藝歸來,由父王讓與白傘 2,正當治。彼之王權,實甚優秀,彼
自月[闡陀]王妃以下有一萬六千之婦女。
其後,養育子女之後,彼厭於家庭之生活,思欲入森林出家。某日,彼向理髮
第十七篇 六三
--------------------------------------------------------------------------
小部經典十四 六四
師云:「予之頭上如有白髮,,請告知於予。」理髮師承諾王言,其後發現白髮,彼告
於王,王曰:「將其拔下,置予掌中。」理髮師以黃金之鑷拔取,置於王之掌上。王
見此驚恐︰「予之身體負於年齡。」於是取其白髮下殿,於大眾人等所見之處,設王
178 座而就座。呼喚自將軍以下八萬諸大臣,司祭以下六萬婆羅門等,及其他之都人村
人諸人等前來,謂曰:「予之頭生白髮,已為老人,希知此我將出家。」於是唱第一
之偈:
一 予之都人諸朋友 敬告大臣及議員
予之頭上生白髮 自今予將願出家
大眾聞此,均皆喪膽而唱偈曰:
二 無理由事如何宣 大王!妃等胸中如箭穿
王之綵女有七百 如何成行彼女等
於是大士唱第三之偈:
三 彼女等可認此事 年尚幼者侍他人
予之憧憬在天上 緣此之故予出家
179 大臣等不能向王作答,往王母后之處說明此事。王母急來其處問曰:「汝欲出家
之事為真實耶?」王母唱次之二偈:
四 月!予為汝之母 使予興悲嘆
不顧而出家 王!予未得良子
五 月!汝為我生產 使予興悲嘆
不顧而出家 王!予未得良子
菩薩對母雖如此之悲嘆,亦不答一言,母啜泣不止,退於一方。於是告知父君,
父來先唱一偈:
六 所謂法者何 月!何名為出家
王!吾等垂老矣 出家而不顧
大士聞此默然不語,於是父對彼曰:「月!汝縱對父母無有愛情,汝之子女人數
眾多而年幼,汝若不在,不能生活。汝俟彼等成長後再行出家。」於是唱第七偈:
180 七 汝有多兒等 幼小未成年
不見以甘語 彼等思逢苦
第十七篇 六五
--------------------------------------------------------------------------
小部經典十四 六六
大士聞此唱偈曰:
八 此等幼兒女 美麗未成年
一總如卿等 不久相別離
大士為如是之言,為父說法,父聞彼之說法,默然不語。然後通知彼之七百綵
女,彼女等下殿至彼之側,抱彼之足踝悲嘆而唱偈曰:
九 汝之心腸狠 亳無悲傷心
王!不顧出家去 予等甚悲泣
大士見彼等投身於自己之足下,聞悲嘆之聲,唱次之偈:
181 一○ 予非心腸狠 亦有悲傷心
憧憬望天上 以故予出家
然後彼等通知彼之第一妃。彼女妊娠身重,將近臨月,前來禮拜大士,立於其
側而唱次之三偈:
一一 月!予為汝之妻 予心甚悲嘆
不顧出家去 王!予未得良夫
一二 月!予為汝之妻 予身妊娠重
不顧出家去 王!予未得良夫
一三 胎兒已成熟 產前且勿去
一人為寡婦 勿使日後苦
於是大士唱偈曰:
一四 胎兒如成熟 希具美容姿
182 如產為男子 遺彼予出家
彼女聞彼之語,悲痛不堪,彼女云:「大王!以今為限,予等已再無好運。」彼
女以兩手撫胸,拭淚而大聲揚泣。大士勸慰彼女而唱偈:
一五 月妃!勿憂汝勿泣 眼似森闇葉 3
且上宮殿中 予即將離去
彼女聞彼之語悲痛不堪,登上宮殿,哭泣而坐。此時菩薩之長子發現彼女,驚
訝而問曰:「我母何故哭泣而坐?」而唱偈曰:
一六 母!何人逆汝氣 何故汝哭泣
第十七篇 六七
--------------------------------------------------------------------------
小部經典十四 六八
指名親族中 強使吾得見
何人取傷汝 吾將格殺彼
妃於是唱偈曰:
183 一七 國王逆予氣 汝不能殺彼
子!汝父對予言 不顧將離去
長子聞母妃之語:「母!是何言耶!如是予等豈非為無依之身耶?」彼悲嘆而唱
偈:
一八 曾乘車出園 乘醉象而戰
多聞月出家 予今將如何
爾時彼弟方七歲,見二人哭泣,來至母側之近前,問曰:「母親何故哭泣?」彼
聞其故云:「母停止哭泣,予不許父出家。」彼勸慰二人後,與乳母一同下殿往父王
之所:「父王!汝厭予等,汝言棄置予等出家,予不許父王出家。」彼緊抱其父之首,
而唱偈曰:
一九 吾母甚悲泣 長兄亦不愉
吾今執汝手 不許汝離去
184 大士自思,此子乃使予困擾之物,將用如何之方便退之,於是向乳母曰:「此大
摩尼寶珠,予今與汝,請抱此兒,勿使予困擾。」彼自己不能退兒之手,因此向彼女
為贈物之約束,而唱偈曰:
二○ 乳母汝起立 他所伴王子
予欲昇天界 勿使遮予行
彼女受取贈物,勸慰王子伴往他處,心中悲嘆而唱偈曰:
二一 捨棄光寶珠 對予成何用
吾王今出家 王子奈若何
爾時大將軍自思:「國王陛下自思:『予之財寶過少』,予將說明多寶之事。」彼
起立向王禮拜而唱偈曰:
二二 王汝庫甚大 王汝倉充實
汝克取大地 大王!且娛勿出家
王聞此唱偈曰:
第十七篇 六九
--------------------------------------------------------------------------
小部經典十四 七○
二三 予之庫甚大 予之倉充實
予克取大地 遺此予出家
185 庫拉瓦達那長者聞此,於王將離去時,前來向王禮拜而唱偈:
二四 吾亦多財寶 大王!吾不能數算
一總獻與汝 大王!且娛勿出家
大士聞此,以偈答曰:
二五 汝之財寶夥 庫達拉瓦那!予受汝獻納
憧憬望天上 依此予出家
庫達拉瓦納聞此而去,王呼其弟須摩達多近前謂曰:「吾弟!予如入籠之野雞,
頗感嫌厭,對家庭生活思感不滿。今日予將出家,汝可治國。」彼讓渡王位而唱偈曰:
二六 須摩達多!嫌厭氣生起 不滿念壓予
障礙亦還多 出家自今日
須摩達多聞此,自思亦欲出家,今為說明而唱一偈:
二七 此為汝喜所 須陀蘇摩!今日汝出家
無汝不堪能 我亦欲出家
然須陀蘇摩王拒彼而唱半偈:
二八 鄉間無炊食 汝不可出家
186 大眾諸人聞此,齊伏於大士之足下唱次之半偈:
吾王今出家 吾等將如何
於是菩薩曰:「汝等且止勿憂,縱予永久生活,不久亦須與汝等告別。有為之諸
行皆無常住者。」於是為大眾說法而唱次之諸偈︰
二九 生命將逝去 如篩中少水
生命如是短 懶惰非其時
三○ 生命將逝去 如篩中少水
生命如是短 愚人反懶惰
三一 彼等增奈落 畜生餓鬼界
渴愛所絆縛 亦增修羅群
187 大士如是為大眾說法終了,登上布婆伽宮殿,立於第七階之上,以刀斷髮髻曰:
第十七篇 七一
--------------------------------------------------------------------------
小部經典十四 七二
「予與汝等為無任何緣者,各各可取王位。」於是將頭纏之飾與髮髻一同投向大眾之
當中,大眾諸人接取後,翻轉於地上而悲泣。而於彼處升起大片之塵雲,立於後方
人等見此悲嘆曰:「王斷髮髻與頭飾一同投向大眾之當中,為此近殿處而起塵雲。」
於是唱偈:
三二 布婆伽宮近 平地揚塵雲
譽高吾法王 斷髮將離宮
大士遣一從者持出家之道具前來,使理髮師剃去鬚髮,置飾身之具於寢床之上,
割去赤布之邊緣,著黃色之衣,將土製之缽,掛於左肩之上,手攜一杖,於屋上之
廣場各處來往巡視之後,下降宮殿,步入街路之中,然彼離開時,無人知其行蹤。
此時七百之剎帝利族出身之少女等,登上宮殿,見彼不在,惟餘裝飾之品,由
宮殿下,往一萬六千婦人之所曰:「汝等重要之主人須陀蘇摩大王已出走出家。」於
188 是七百少女揚聲悲泣而外出。此一瞬間,大眾諸人知王出家之事,都中之人震撼,
皆云:「大王出家出走。」於是均集於王宮之門前。大眾皆曰:「王在此處,王在彼處。」
王宮到處凡王所使用之處,各各處所無不尋盡,不見王姿,於是大眾悲嘆徘徊觀望,
唱次等諸偈:
三三 此彼黃金殿 散落撒花環
此處王逍遙 婦女等為伴
三四 此彼黃金殿 散落撒花環
此處王逍遙 親族群為伴
三五 此彼黃金閣 散落撒花環
此處王逍遙 婦女等為伴
三六 此彼黃金閣 散落撒花環
此處王逍遙 親族群為伴
三七 此彼無憂樹 結成森林地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此處王逍遙 婦女等為伴
三八 此彼無憂樹 結成森林地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第十七篇 七三
--------------------------------------------------------------------------
小部經典十四 七四
此處王逍遙 親族群為伴
三九 此彼之御苑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樹木葉常青]
189 此處王逍遙 婦女等為伴
四○ 此彼之御苑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樹木葉常青]
此處王逍遙 親族群為伴
四一 迦尼割羅林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樹木葉常青]
此處王逍遙 親族群為伴
四二 迦尼割羅林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樹木葉常青]
此處王逍遙 親族群為伴
四三 波吒梨林中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樹木葉常青]
此處王逍遙 婦女等為伴
四四 波吒梨林中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樹木葉常青]
此處王逍遙 親族群為伴
四五 此彼菴羅林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樹木葉常青]
此處王逍遙 婦女等為伴
四六 此彼菴羅林 諸花盛開放
三時不變美 [樹木葉常青]
此處王逍遙 親族群為伴
四七 蓮池花覆水 禽類群聚集
此處王逍遙 婦女等為伴
四八 蓮池花覆水 禽類群聚集
第十七篇 七五
--------------------------------------------------------------------------
小部經典十四 七六
此處王逍遙 親族群為伴
以此等偈悲歎而徘徊。
190 如此方方處處悲嘆觀望,大眾復來王宮之庭,唱偈曰:
四九 確實吾王真出家 須陀蘇摩捨王國
持杖身著黃色衣 一人遊行唯如象
於是人人棄捨各自家中財產,執子女等之手,往菩薩之所而來;同時父母、妻
子、一萬六千之舞女亦一同前來,都中宛然全部皆空。地方之住民等亦隨後而至。
菩薩由綿長十二由旬行列之眾相伴,往雪山之方而去。
爾時帝釋天知彼出城,呼毘首羯磨近前,命令遣派云:「毘首羯磨!須陀蘇摩王
191 如願出城,彼需用居所,集團過大,汝往雪山地方,於恆河岸邊,為彼等建長三由
旬,幅五由旬之道院。」毘首羯磨依命而為,於道院之中準備出家之道具,設一人通
行之道路,然後歸往天上界而去。
大士尋覓道路,進入道院,自己先行出家,然後其他諸人出家,如是大眾出家,
三十由旬之場所一時充滿。至如毘首羯磨建造道院之方法及大眾諸人出家之狀況,
乃至菩薩如何整頓道院,一如護象本生譚[第五○九]所述可知。
大士對有起欲念或邪念者,則飛至虛空,往其人之處而來,於空中結跏趺坐垂
訓,唱次之二偈。
五○ 昔曾喜為戲 笑事勿回憶
勿為愛欲毀 樂至善見城
五一 無分晝與夜 增修慈愛心
善業人住處 往至天上都
192 此仙眾守彼之訓,皆趣梵天之世界,此皆於護象本生譚中敘述可知。
結分 佛說此法語後,佛言:「汝等比丘!如來非自今始,前生既已遂其大出城
之願行。」於是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父母是大王之一族,闡陀妃是羅喉羅
之母,長子是舍利弗,季子是羅喉羅,乳母是久壽多羅,庫拉瓦達那長者是迦葉,
大將軍是目連,須摩達多王子是阿難,須陀蘇摩王即是我。」
註 1 須陀蘇摩(Sutasoma)suta 聞,即好聞之蘇摩(月)之意。
第十七篇 七七
--------------------------------------------------------------------------
小部經典十四 七八
2 白色之大傘,王位之象徵。
3 眼似森闇葉,(Vanatimira–matta–ahkhi)Vanatimira 闇森之意。Matta 醉或量之意,
Akkhi 眼之意。依註釋書之解釋 1 Girikannika smananetta(等於山耳之眼)。2 Kavil
aratambakhi 日(有如紫檀花銅色之眼)。英譯 With eye like ebany flower 或即依此而
來。德譯 Mit waldsduuklme Augem(具有闇森之眼)。在 PIS、Dictanary 中,
Matta 訂正為 Patta 為「如闇森葉之眼」。本文即依此。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